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于安: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未来走向

发布时间:2019-04-05      来源: 法治政府研究院    点击: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未来走向

 

于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019年3月31日下午,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联合举办的“纪念《行政诉讼法》通过三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顺利召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于安与会并发表意见。

他首先对《行政诉讼法》的设计者和执行者表达了敬意。他说,法律实施比制度设计更有难度。《行政诉讼法》制定后的实施工作,依靠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法官和检察官们在这个艰难的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尤其值得推崇,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当然,这个时刻也应当感谢当初的制度设计者,他们承担了别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责任,成功地实现了法律的制定和颁布,赋予法官以执法使命,赋予公民以诉讼权利。

关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他发表了以下意见。

第一,行政法是在战后对公法发展做出贡献最大的法律部门,我国《行政诉讼法》30多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行政法是公法领域最活跃的部分。公民在公法上的诉权,对行政法整体进步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诉权历来都是形成其他权利的一个重要机制。行政诉讼和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为我国行政法基础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第二,关于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他认为,《行政诉讼法》经历了2014年和2017年两次修改后,形成一个平衡的行政诉讼法制度框架。这一框架的基本结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公益诉讼与个体权利诉讼,第二是行政职权行为和行政协议行为。这两个系统关系的建立,标志着行政诉讼制度框架的完备性大为提高,在世界上也已经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里,行政法仍然会是公法中最为活跃和发展潜力的部门法。在我国依法治国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行政法应当继续走在前列,因为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点所在。我国行政诉讼面临的挑战和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第一,关于人和自然共同体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共同体是一个重大法治命题。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上,萨维尼坚持的客体与主体二元论可能力不从心。自然生态环境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用萨维尼的民法理论来解释有局限性。也许以行政法为代表的公法理论可能在这一方面取得新进展。正在进行的环境公益行政诉讼,可以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和新思路。

第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打通国际法跟国内法的关系。20多年前,行政法的外国同行就提出了国际行政法,后来还提出全球行政法的问题,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要求。在总结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30年经验之际,我想重提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认真研究和准备实施今年才颁布的《外商投资法》。

新的《外商投资法》现在看来是一个以处理政商关系为主的法律。着重于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国际上处理外商投资问题的基本法律实践。问题在于,这类法律纠纷的处理,如果通过国际仲裁机构来完成,那么全球行政法或者国际行政法的问题就难以回避了。如果我们能够对此给出一个新的行政法解释框架,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在行政法理论上取得了时代性的新进展。

第三,关于行政法上的管理主义与法治主义的关系问题。30年前,行政法上就已经出现新现象,引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对行政活动进行约束的作法。特别是引入成本效益分析,要求用效益结果来证成支出成本的合法性。去年9月份中央发了文件,要求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财政开始走入行政法的中心区。不解决绩效,经费就不能落实,决策也就不能付诸执行。这一新发展,要求行政法理论进行研究,回应管理主义与法治主义的新关系。怎么处理纠纷,谁有能力处理?财政、审计和法院在处理争议时的关系应当如何安排?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诉讼法有着伟大的前景和潜力,我们期待他们的新的进步和成功。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