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院依照“群众来访无小事”的宗旨,对矛盾双方当事人笑脸相迎,认真接待,成为全县调解组织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讲情、讲理、讲法,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道化解纠纷。发挥老同志特有的正派、热心、勤快、奉献的优势,探索出富有老干部特色的矛盾调解方法。组织矛调人员赴兄弟县参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听证会,认真组织座谈研究,加强宣传教育和建言献策,经常开展“防接化”工作。依托老干部艺术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演节目 20 余个,深入乡村宣传30余次。紧紧依靠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支部上山、组织绿化、科技示范、创卫监督、文化养老、助力脱贫等工作凝聚思想力量,发挥组织作用。积极配合全县中心工作,探索新形势下“枫桥经验四前工作法”,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寨县人民法院
近年来,五寨县人民法院努力优化诉讼服务中心人员结构,增强工作活力,把好立案关口,在原有立案大厅的基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便民高效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努力塑造文明、为民、公正、高效的“窗口”形象。2022年,五寨县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指标排名取得全省法院第一、全国并列第一的好成绩。该院针对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推行“三个一”标准,即一张笑脸相迎、一颗诚心相待,一声吉言相送。今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共减、缓、免诉讼费达30余万元,接待来访群众1000余人次,立案登记1007件,诉前调解200余件,受到来访、咨询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把涉诉信访工作作为衡量群众满意度的“晴雨表”、“试金石”,将耐心接访、真心走访、诚心下访、恒心息访、爱心回访的“五心五访”工作法贯穿于工作始终,积极引导信访群众运用法律手段实现合法诉求。今年以来共妥善化解各类信访案件3件,日常接待来访10人次,处理来信来访9件,无一例因调处不当引起矛盾激化。诉服中心的青年法官还自发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慰问辖区敬老院老人、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共计5次,弘扬“能帮就帮”的道德取向,树立了新时期青年法官的良好形象。
五台县人民法院
近年来,五台县人民法院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多元解纷和诉调对接工作,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打造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导诉、诉讼立案、收费退费、绿色通道等窗口,提供立案审查、判后答疑等5大项服务,推出8项便民举措,编印常见诉讼文书样本和诉讼指南,不断推进网上线上诉讼服务,努力克服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带来的影响。2019年以来,累计网上立案712件,网上缴费403次,网上调解651次,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审判执行不停摆、诉讼服务不止步”。该院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三调联动工作平台,扩充特邀调解组织,搭建多种线上线下平台,组建包括司法、行政机关、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在内的家事调解委员会,4个人民法庭在辖区与村委、社区建立了9个调解点,与宗教局、佛教协会等部门成立五台山景区旅游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涉寺涉僧矛盾调解委员会,形成以法院为中心、行政执法和行政事务配合的大调解格局。大力推广“道交一体化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真正做到了一网办案,快速处理,有效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开辟了一条快速解决纠纷、依法获得赔偿的道交纠纷“快车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先进个人
杨忠梅
杨忠梅,女,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工作,现任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杨忠梅同志始终怀着司法为民的初心,恪守纪律,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赢得领导同志和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自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开展一站式建设工作以来,杨忠梅同志深入了解自身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努力提升自己应对新任务新挑战的各项能力,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立足本院工作实际,协助梳理和制定了20多项体系运行配套制度,助推跨域立案、网上立案、集中送达、诉前调解等信息化平台应用,促进全面升级和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同时参与构建综合性、一体化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全方位的诉讼服务体验。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关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体系建设质效评估的各项工作,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排名处于全市、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市法院起到了“领头雁”的示范作用。
宋宝莲
宋宝莲,女,中共党员,1995年进入定襄县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定襄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宋宝莲同志牢记党的宗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群众真心实意办实事,用行动深刻诠释着一份不变的为民情结。先后被市政法委授予“政法十佳干警”、杰出政法干警;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二等功两次;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忻州市联席办授予先进工作者;省高院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优秀女法官、涉诉信访先进个人;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山西省政法委授予优秀党员干警、涉诉积案化解先进个人;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先进工作者、全国“两会”期间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她带领的团队被省高院选评推荐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讲故事活动。
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宋宝莲同志带领立案庭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并推进实施,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把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全力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法院样板”。建机制贴近审判与群众生活,搭平台积极与调解组织沟通进行联动,推应用与调解组织进行业务对接,让诉前调解的流程从生疏不断成熟。人民调解员从面试到培训,她都亲历亲为,各项工作全方位开展,努力将调解环节向前延伸,将审判领域向外拓展,凝心聚力把纠纷化解在基层。
黄 伟
黄伟,男,中共党员,1990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忻府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分管“一站式”建设工作后,黄伟同志多渠道深挖便民利民举措,以强化宣传引导为抓手,充分应运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现诉讼全流程在线服务,提供诉讼服务网上办理、即时服务,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智慧法院“指尖诉讼”的便利。注重落实好“全院一盘棋”思想,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依托官网、公众号、新浪微博、天平阳光等多个平台,创新宣传报道方式,抓住典型案例,做好重点宣传,努力将忻府法院多元解纷的故事讲的更加可信、可感,夯实忻府法院多元解纷的群众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法院的多元解纷能力,黄伟同志牵头组织干警前往阳泉市中院、郊区法院、平定法院、晋城市城区法院、阳城法院考察学习;与工会、侨联、银保监会等在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总对总”诉调对接合作;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签订《中小企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调解室;在忻府区文旅局挂牌成立旅游巡回法庭,与忻州仲裁委员会就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推动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王江花
王江花,女,汉族,现任原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该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多元解纷,受到群众的一致肯定,在2019年和2021年被评为原平法院先进个人。
自2019年9月底启用诉讼服务指导中心平台以来,王江华同志对照“一站式”建设考核指标一项一项查漏补缺,先后参与制定了原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窗口立案工作规范》《关于规范网上立案工作的意见》《简化速快审案件诉讼程序规范》《跨域立案工作规范》等文件,积极联络各业务部门,加强指导,认真督促,质效指标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积极参与“一站式”平台的演练测试工作,与相关技术人员多次沟通交流,熟练掌握各个平台的操作流程并在全院进行推广,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其撰写的多篇新闻报道被法治日报刊登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马俊青

马俊青,男,中共党员,200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保德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工作以来,他始终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当事人及领导同事的普遍赞誉。其所办案件调撤率连续多年保持在60%以上,结案率名列全院前茅,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马俊青同志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宗旨,对标一流找差距,精准施策促提升,强化制度保障,打造立体式服务,大力推进多元解纷和道交一体化平台实质化运行,持续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新平台、新技术的宣传推广使用,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渠道,为当事人提供“厅网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着力打造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站服务”相结合的立体便民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把司法为民宗旨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点点滴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