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辽宁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对全国也是个警示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新京报    点击:

要应对老龄化社会,既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需要适当提高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让更多的夫妇愿意生二孩。

媒体报道称,辽宁省老龄办公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户籍总人口为4232.57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辽宁省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辽宁省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出生率下降,使少年儿童的人口数量和比重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相对增加。二是老年人口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三是人口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辽宁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2017年人口净流出达8.9万,在全国排名仅位于吉林、黑龙江之后。

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都会改变人口的年龄构成,但出生率下降的影响更大。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但要影响到人口老龄化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出生率的降低将立即减少幼儿人口,提高老年人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

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的出生率分别为6.60‰和6.49‰,而这两年全国的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可见,辽宁省的出生率仅为全国的一半左右。而且,辽宁省人口从2011年就开始进入了负增长。其中,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18‰和-0.44‰。

要知道,2016年和2017年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头两年,居然也无法扭转辽宁省人口负增长的势头,可见辽宁的二胎生育意愿之低迷。

辽宁省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因何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职工人数占人口比例较大,城镇化率较高。根据2017年的数据,辽宁省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7.49%,而全国范围这一比重为58.52%。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存在一种普遍情况:城镇化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

由于老龄化程度持续升高,包括辽宁省在内的东北三省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面对此种形势,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实际上,不但辽宁省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全国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就此而言,要应对老龄化社会,既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需要适当提高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让更多的夫妇愿意生二胎。导致生育意愿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昂的养育成本。政府需要在税收、教育等方面切实减轻育龄夫妇养育孩子的负担。近年来养育子女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影响了许多家庭再生育的决策。最近,《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如果得到有效实施,无疑有利于减轻育龄夫妇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的负担。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