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协和医科大学袁钟教授良心演讲:这个社会病了,病的最严重的竟然

发布时间:2018-01-05      来源: 思想读本    点击:

文 | 袁 钟
协和医科大学袁钟教授
 
协和医科大学袁钟教授的良心演讲让千万医生低下了头,也让全国的老百姓感到无比的窝心。
 
现在又到年底了,很多医院都会在这个月开医院总结大会,我听过一些院长开总结大会时说:过去的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20%,我们的门诊患者增加了30%,我们的收入增加了10%。
 
那么这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可能主任和医生们都会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这应该是企业家说的话,我们院长该怎么说?我们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
 
这个社会病了,病的最严重的竟然是医院。这个世间最大的癌症患者不是老百姓,是医院,不把医院这个癌症治好,怎么治得好老百姓的病?
 
医院是企业,主任是老板,医生都是员工,医生都说在为老板打工,这是什么话?成何体统?这种不良的风气为什么出现在医院这个神圣的地方?
 
近日来又出现很多医院因为医保亏空,拒绝收留患者的消息,这还了得,这不更说明医院已经变成企业了吗?一切为了利益,一切为了利润,这还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吗?令人寒心!
 
我们已经忘了什么叫医院,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也有医生告诉我说,自己当医生就是为了赚钱。这本身没错,但我想告诉你,只想赚钱,千万别当医生。这个社会上比当医生赚钱的工作还有很多,卖房子、开矿、做金融、做IT……但是,只有两个行业又有钱又有尊严,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在日本,只有两个职业能被成为“先生”,同样是医生和教师。
 
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非常有体会。一个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你,把衣服脱光了让你检查,把所有痛苦告诉你,把生命都交给你,这种人是仅次于神的人,而不是一般人。如果医生不好好看病而是看患者的口袋,患者会恨死你。
 
老百姓赐予我们白衣天使的称号,是拿来玷污的吗?不是!是拿来珍惜的!
 
然而,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候,在全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候,当膨胀的私欲作为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的时候,当私欲创造的丰富财富获得满堂喝采的时候,中国的医院也变了,开始成为交易的场所。拿钱治病,没钱滚蛋。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怎么可以出现在医院里?
 
 
 
是的,医院也有自己的苦衷。在改革政策中,经济指标超越了人性,生意超越了生命。政府“断奶断粮”逼迫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开始层层“科室承包”,于是医院越来越市场化。
 
如何排挤竞争对手?如何争夺更多的病人?如何争取利润最大化?院长满脑袋是我院今年收入多少亿。
 
年终总结时说:“去年通过我们全院职工的辛苦努力,我们让门诊病人增加了15%,让住院病人增加了20%……”
 
一个医院的奋斗目标已经赤裸裸指向“让病人增加”。情何以堪啊。这如何让老百姓不对医院失望?这如何不加剧医患关系的恶化?
 
“让病人增加”、“让小病变大病”更体现在高举市场化大旗的莆田人身上,他们进军医疗,追求客户最大化,恨不得把所有人变成病人,他们的十二字方针是“你有病,病很重。我有药,药很贵”。
 
莆田系医疗追求利润最大化,小病变大病……老百姓已经分不清楚哪个“白大褂”不害人。
 
忽略医疗的职业精神,不保护医生的善良,不引导医疗始终有爱,在某些“专家”的不适应思想指导下,我国医疗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受到重创,医生广泛不被信任,医患矛盾及冲突越来越严重,医护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举个例子!
 
有位医学生上班第一天,在消化科门诊坐诊,而且还领了经济指标。
 
由于年轻,一天下来都没有病人,快下班时来了位农民老大爷,他本是心血管疾病因挂错号来到消化科。在经济指标压力驱使下,年轻医生给患者开了药。
 
一会儿老人回来问注意事项,年轻医生心里过意不去,劝老人再去挂一个心血管科的号,老大爷明白后一下哭了:“医生,刚才我的钱已经花光了!”
 
年轻医生此时“坐诊有坐台”的感觉,马上辞职,丢不起这人啊!
 
我告诉年轻医生,只想赚钱千万不要当医生,拍脑袋都明白卖房子的、开矿的、搞金融的、搞lT的、卖药的、卖医疗器械的……都比医生多挣钱。如果只想赚钱,就从医院滚蛋,别丢医生的脸。
 
为什么不改行?因为追求不一样。医生要有钱,更要有尊严,医生是贵族,但绝不是土豪。我在全国几百家医院讲过课,没见过一个医生在脖子上挂一个粗粗的金项链,挥舞宝马车的钥匙显示自己是有钱的土豪,还求大家尊敬。
 
有不少医生告诉我,如果现在政府和企业家天天高喊的“健康产业”、“医疗产业”包括我们医院及医生,我们无法接受。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者,不是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医院是随着人们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产生的,而不是资本家想赚钱投资的。
 
 
 
医院为什么不应打广告?患者为什么不是顾客?医生护士为什么不是产业工人和销售?因为医生的劳动无法交换,因为医生的劳动充满了爱。
 
治疗疾病往往有多种方法,选择什么方法?除了知识、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爱心,只有爱的驱动才会驱使医生选择更有利于患者、不伤害患者、更尊重患者和对患者最公平的治疗方法。
 
这种爱就是“情义无价”,充满这种爱的工作怎么是“物质生产部门”?这世界有什么可以交换这种爱?
 
 
 
所有医生都明白,“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医疗产业”,实际上就是马克斯·韦伯说的:“从牛身上榨油,从人身上榨钱”,就是逼着医院和医生从病人身上多挣钱,可医生不愿意这样屈辱地挣钱,因为他们善良,因为他们要尊严,因为他们学医的初衷是帮助别人、救助别人,不是算计别人!
 
那天与北京协和医院一教授谈话,她讲,医生非常恐慌,我们想安心看病,保持善良,守住神圣太难了,领导大谈“健康产业”,投资者青睐“医疗产业”,都想赚病人的钱,都想把医生变成赚钱工具,都会再次重创医疗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都会更加剧医患不信任,都会让医生更加不幸福。
 
去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40岁的王澎医生去逝了,全院的医生都悲痛和震惊。
 
王澎医生是位带孩子的单身女性,为了患者随喊随到,热心帮助同事和患者,尽管自己在申请困难补助,却公开讲“我愿意为患者做义务劳动”。
 
她的精神代表一大批协和人,大家追悼她,设基金照顾她的女儿,并说出心声:“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痴迷临床,为解决患者的问题为乐趣,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
 
因为善良,因为有爱,她们顽强地守护神圣。可是这社会、这环境、这氛围让她们守护起来太难太难。
 
社会病了,医院病了,医生都成了病人!
 
希望全体同仁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先把自己的病治好,再去治疗老百姓的病!也希望国家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还医院一个神圣的地方。
 
也希望老百姓多多理解医生医院的无奈,不要挑起事端,我们有错,我们在改,请不要对我们失去信心!
 
在此我代表全国的医务人员向全国的老百姓鞠躬了!
 
【作者简介】袁钟,自1991年起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就职,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北京协和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他还担任卫生部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会长、卫生部卫生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小伙伴们,如果教授的良心话打动了你,
请为他点赞!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