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在房价问题上,请不要低估政府,也不要高估政府

发布时间:2017-10-10      来源: 李北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

来源:李北方微信公众号
十一长假期间,有一篇标题党文章蹭了个10万+,该文用的标题是《任志强再次放狠话:2018年下一轮房价将暴涨,不涨我提头来见!》。文章除了抱任志强这个大腿,虚构了一个观点外,内容都是转载的媒体报道。
 
 
没多久,传出了任志强辟谣的消息,大炮说自己从来没说过这个话。发表该文的公号也主动把文章给删了。
 
由于强有力的调控措施,2017年没有出现“金九银十”。有报道称,长假前七天,北京新建住宅网签116套,二手房网签27套,均是200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上海网签新建住宅178套,相比去年同期,跌幅为78%。一二线城市房市普遍降温。
 
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
 
上述标题党文章据说非常受房地产中介人士的喜欢,是他们在猛劲儿地转发。中介在房价上涨中有直接的利益,他们乐于传播这样的论调并不奇怪,大众普遍怎么看待房价走势呢?
 
需要看到,“2018年将迎来下一轮房价暴涨”这样的说法与大众的心理预期是有共鸣的,大家基本上也是这么想的。相对保守的看法也是这样的:房价就算不涨了,也肯定不会跌。为什么呢?他们会说,政府不可能允许房价跌的。
 
基于这样的判断,推论便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买房子,什么时候买都是合适的时机。这其实就是任大炮一贯的观点。
 
也就是说,一二线房地产市场的降温确实是调控的结果,房屋成交量下降,是因为限购限售,市场预期没有变。一二线涨不动,三四线接棒涨,也是预期坚挺的证明。
 
在当下,市场上的主流情绪仍然是,等着政府放松调控,迎接下一轮房价上涨。
 
房价在未来会怎么走?这不好判断,因为这取决于参与游戏的多方的行为选择——政府的确是起最重要作用的那个影响因子——房价走势将是合力的结果。
 
我现在敢于做判断的是,当前弥漫着的关于房地产市场的主流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内在包含着相互矛盾着的两个预设。所以,什么是对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房价只涨不跌”的论调一定是错的。
 
小时候听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里头有一招非常厉害的武功叫“八步赶蟾”:先是原地蹿起一丈多高;紧接着,左脚一点右脚面,再蹿一丈多高;然后,右脚一点左脚面,又蹿起一丈多高。这种武功招式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房价只涨不跌”论的推理跟该招式的逻辑是一样的,故而是不可能成立的。
 
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认为房价会一直涨不会跌的人,在等着调控措施的松动,他们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政府的调控都是阶段性的,政府只是不希望房价涨得太快,等到房价走势平稳了,或者GDP数据不好看了,就会放松或者取消调控措施。到时候,房价就会出现新一轮报复性上涨。
 
这样的逻辑,有“低估政府”的嫌疑的。这里对政府的“低估”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政府在政治上的决心的低估,认定“房住不炒”原则的提出跟以往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表态一样,只是场面话,不会来真的。但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政治周期,当家人跟从前不一样了,最高层的政治定力与以往不同。看不到这一点,可以说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第二是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的低估,赌政府永远无法摆脱对卖地炒地价的增长模式的依赖。这等于无视政府近年来在推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以及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努力。
 
其实,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被低估,最典型的低估要属形形色色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崩溃论”的核心就是不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掌控国家,所谓“中国崩溃论”其实就是“中国政府崩溃论”。但这么多年下来,中国(政府)没有崩溃,“中国崩溃论”倒是崩溃了。
 
低估中国政府会付出代价,这也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一条经验。可是,“房价只涨不跌”论者看不到这条经验,他们只是按自身的喜好,记住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不断食言的经验。所以说,他们的经验主义也只是片面的。
 
 
 
“房价只涨不跌”论者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认为政府不会允许房价下跌,所以房价不会下跌。房地产市场崩溃会连累银行,会引发大规模危机,所以呢,如果房价真下跌了,政府就会采取措施,再把房价吹起来。
 
这里面同样包含着一个一厢情愿的预设,那就是中国政府是万能的,只要政府不想让房价跌,房价就不会跌。这是“高估政府”了。
 
中国政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无能,也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尚未经历过下跌周期,但股灾总是发生过几次了,股灾发生的时候,政府也出手介入,也不希望股市下跌得太厉害,有用吗?事实表明,没什么鸟用。政府要是那么厉害,还有治不了的股灾吗?
 
我一直强调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心理游戏,因为太多的人认为房价会永远涨,所以房价才一直在涨。房价早就跟真实的居住需求没多大关系了,也不是靠“刚需”在支撑,拿“刚需”说事儿是自欺欺人罢了。
 
房价的坚挺源于房价只涨不跌这一预期的坚挺。因为经历过多次“越调越涨”,积累起来的预期是非常坚固的,以至于出现了太阳从西边升起一类的怪现象。比如2015年推出的“房地产去库存”,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库存太多了,想去库存,都得通过降价甩卖来实现(事实上该政策刚出台的时候,也有过忽悠地产商主动降价的呼声),唯独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竟然导致了房价的又一轮猛涨,有的地方房价还翻番了。这种违背常理的事情,正是房地产市场病入膏肓的证明。
 
世界上没有永远上涨的市场。如果认为房子会永远涨价,那肯定是脑子出了问题,因为这连自然规律都违背了。
 
现存的房价会一直涨的心理预期的确是政府造就的,尤其是先调控再放水的几次反复。既然预期已经形成,那么政府只要继续按老套路玩,房价的确可以接着涨下去。但这条路的尽头在哪里呢?只会是政府透支掉所有的信用,自己崩溃了。
 
反之,如果政府不想把自己玩死在房价上,还想长期执政的话,就要改变这个趋势。也就是说,当前这一轮调控不大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反转了。
 
我相信政府也不想让房价跌下来,最理解的结果是维持在目前的高位,不再往上走,也不下来。但这是不可能的。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刮风是绝对的,没风是相对的,短暂的。房价也是这样,不是在上涨通道,就是在下跌通道,不涨不跌的相对平稳只能短期存在。
 
道理不复杂,只要政府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次自食其言,房地产市场的僵持局面持续足够久,久到足够多的人认为,房价的历史高点已到(已过),市场预期扭转,房价就会掉头向下。
 
当房价进入下跌通道,政府就算不想它下跌,还能轻易地就再将其扭转回来吗?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政府也只能顺势而为。
 
在什么条件下,关于房价只涨不跌的心理预期才会改变?这就要看前面提到的政府的政治定力了,是不是能够克服房地产带来的瘾,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能不能顶住不放松调控力度。
 
鉴于房价多年持续上涨,以及政府此前在调控方面多次自食其言的历史,这个僵持的局面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多长,无法预估。
 
 
 
需要注意,房地产市场上真实的供求关系并不是现在呈现出来的样子。有些人手上囤积了大量的房产,这些房子都是潜在的供应,现在他们并没有抛售的欲望,是因为还在等着房子继续增值。在关于房价的预期扭转后,这些房子(到底有多少不清楚)都会拿出来抛售的,房地产市场上的供应量有可能瞬间激增。
 
有人认为,那些房叔房婶们手上囤积的房子大部分成本价很低,是房价暴涨前买的,房价哪怕腰斩了,他们还是挣钱的,所以不必担心他们急于抛售。这是错误的假定,我们要分析人的心理,房价只要相对于最高点跌了,就是“贬值”了,没有人会根据成本价来算账的,也没人坐视房子“贬值”而无动于衷。
 
有人认为,除了房产,没有好的投资渠道,房子卖了,钱不知道拿去干嘛,所以房价跌了也不会有人抛房子。投资渠道少不是问题,可以创造,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炒。就算没的炒,及时割肉把钱拿在手里,也比坐视房子“贬值”的好吧?
 
那中国人喜欢买房子来为房价永远涨背书,也是扯淡的。喜欢买房子是瞎说,喜欢房子涨价才是真的。
 
重要的话再重复一遍,我不知道房价未来会怎么走,我只肯定“房价只涨不跌”论是错误的。你不能同时既假定政府是无能的,不吹房价就玩不转,也假定政府是万能的,想让房价涨就涨,想让房价定住就定住。
 
无法对房价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的原因是不知道政府到底会怎么样,不确定“房住不炒”是不是又是说着玩玩的。这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但让我押一边的话,我会押政府这次会说到做到,坚持到底。
 
“房价只涨不跌”论者会输到当裤子,在那些入市晚、持有成本高、杠杆率高的玩家中,会有人跳楼的。
 
但政府看起来有点过度自信了,仿佛认为可以使一招葵花点穴手就把房价定住,推“公有产权房”就是一个自信的证明。但政府应该明白,房价只要不再涨了,就意味着历史高点到了,就意味着逃顶,就可能意味着泡沫破裂。要做好房地产市场崩溃的预案。
 
如果觉得这个结果太可怕,就放松调控,再托房价,那就得做好自身崩溃的准备。
 
两杯毒酒总得选一杯。出来混,难道不用还的吗?
 
 
 
分割线
任志强再次放狠话: 2018年下一轮房价将暴涨,不涨我提头来见!
 
来源:每日财经网
金属质感分割线 
近日,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市场前景》闭门研讨会上,任志强与张维迎等经济学家对2017年房价展开了一次深刻的探讨。在此次研讨会上,任总的核心论断是:错误的调控手段会让需求在一段时间以后集中爆发,所以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
 
任总主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佐证了他的观点:
 
 
 
❶ 供应端:土地供应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任总表示:2015年土地供应就是负的33%,很多城市土地已经出现短缺,包括上海和北京。
 
2016年,政府的土地供应继续下滑,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连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比如,北京16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是800多亿。而15年是多少?1960亿。去年才到前年的差不多40%。张胡子
 
而土地是两年开工,所以它15年和16年连续2年的土地供应负增长将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库存。
 
小编翻看了一线城市的库存量,确实触目惊心。目前一线城市库存平均已经只有6个月左右,已经远低于12个月的安全库存标准。
 
如果一线城市不再建房,不出6个月,市场上将没有新房库存,这样房价怎么会不涨。当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我们现在的销售的房子和竣工的房子的比例到底是什么关系?
 
任总给出的数据是1:2.12。什么意思呢?平均每竣工了1套房,就卖了2.12套,按照一线的6个月库存,这么个调控法,等到无房可卖,房价肯定要出大问题。
 
 
 
❷ 需求端:一线城市人口还将继续飙升
 
目前,因为土地稀缺,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最近提出一个“誓死守住人口2300万的底线”。
 
并且市里给各个区还下了任务,区里就把任务分割给了管辖下的各个企业,但结果却收效甚微。
 
这是必然的,一线拥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以及更好的前景,“把人轰走,你轰得走吗?”
 
人往高处走是人的天性,不然人类早就灭绝了。这样违背人性的计划注定必然失败!
 
世界历史上,早就无数次的证明限制人口根本行不通。
 
早在东京还是1200万人口的时候,当时就跟北京一样,下决心把人口控制住,于是就发展东京的卫星城市,修了条高速铁路,说半小时就能到大阪,大家去大阪生活吧。
 
结果路是修好了,东京人不但没去大阪,反而大阪的人全都跑到东京来了,现在东京多少人了呢?3750万。
 
只要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往一线城市涌入,房价怎么会不涨呢?
 
 
 
信志强住洋房,听牛刀住牛棚
 
这些年,在国内市场上,由于任总屡测屡中,他俨然已经成了像神一样的人物。
 
2010年,中国楼市成为一道分水岭。在市场上看空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任总却发表了房价必涨论,并扬言:“你们还是别当傻瓜了,把幻想放下去吧!”
 
结果,2010年房价暴涨。全国平均涨幅9.9%,而北京更是暴涨了42%。
 
2015年,任总再次发表房价暴涨论:“由于限购政策,2013年和2014年土地供应量减少,2015年房价还将上涨。”
 
当有人问任总到底该不该买房时?任总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显然是不耐烦了,回到:“都问了十几年了,还在问。不要等,有钱该买房就买房。”
 
事实证明,任总再次一语成箴。2015年随着限购政策的解除,一线城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其中,深圳更是跳涨50%,随后北京、上海轮番上涨,并蔓延至二线城市。
 
看来,只要是任总一开金口,我们务必要非常重视。
 
这十多年,他说的话有些虽然非常刺耳,很多老百姓不爱听。但听他话的人,财富早就上一台阶了。张胡子
 
 
 
只要M2在涨,房价必然上涨
 
那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调控政策一直失灵呢?为何我们每次调控完之后就会报复性反弹呢?包括这次任总何以如此自信,坚信下轮会涨得更高。
我总结出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M2的高速增长,比如2009年的27.7%,以及目前放缓的11.3%,致使资金没有更好的地方储存,大家只能堆积到房产。
 
 
 
经济好时,GDP高速发展,M2飙升,大家最好的选择是买房。经济不好时,政府要基建,M2也会飙升,大家最无奈的选择还是买房。
 
而国内的资金去向就那么几类,除了房产,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放银行那肯定是亏损的,如果M2是11%,银行只有5%,那每年资金就会贬值6%。
 
股市也是差强人意,一赢二平七输,多少英雄都在股市折戟,不要说保值了,能活着出来都不错了。
 
信托就更不用说,拿着8%的利息,不仅没有干过M2,每天还过得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大家全民买房,这么大的需求量,房价当然很难压下来。可以说只要M2是增长的,我们的房价就会长期向上。
 
 
 
二、只要政府调控房价或者房价向下,开发商就会谨慎拿地,一旦以后库存不够或者政策放开,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
 
这也就是任总会说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更多的原因。因为这轮调控对房地产的打压太惨绝人寰了。张胡子
 
房企的各路资金通道被毁后,目前的房企钱都没有,还靠什么拿地,靠什么建房。即使政府土地供应量上天,没有人买地,那都是徒劳。
 
这轮调控有数据显示,国内的房企上市公司在国内借不到钱的情况下,已经集体选择借入高风险的美元。选择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融资,可见国内房企资金链已经多紧张。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今年1月份,国内40家大型房企的拿地量下降了50%,而深圳更是出现了中心土地流拍。
 
所以,政府打压得越狠,房企资金链越困难,就越不可能拿地建房,库存就会更少。下次房价就会涨得越多。
 
一方面,为了躲避货币贬值,我们对中心地段的需求在源源不断的上涨。一方面,政府打压楼市,房企不再拿地,致使库存告急。
 
双重夹击下,只要政策放开,或者说库存到了某个临界值,房价就会如火山一样喷发,无法抑制。这也就是为何任总能这么有底气的说,房价下一轮将比这轮涨更多的原因。
 
 
 
如果是真正的刚需,小编也建议,只要资金链别太紧张,政府每次打压楼市可能都是上车的好机会。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