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华讯方舟:布局“空天地海”卫星网络 期待市场放开

发布时间:2017-07-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相对国外同类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来说,我们在2011年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频道多波段信号能兼容收发,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提高便捷性,技术在全世界领先。”华讯方舟集团总裁办副主任何国林近日告诉记者。

华讯方舟:布局“空天地海”卫星网络 期待市场放开

何国林介绍,卫星通信产业链包含卫星技术-卫星设计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卫星地面站建设-卫星通信终端制造等环节。而华讯方舟集团业务重点在于,研究卫星信号上下行之间的带宽如何提高,建立平台,实现资源分配,打通产业链,降低卫星通信成本,同时也有一些后端的应用。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我国卫星通信目前还远落后于国际水平,资费水平超过美国100倍,卫星通信产业在国家力推下获得后发赶超红利,预计随着中星16/18号等新一代高频段大带宽通信卫星投入使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空天地海”蓝图

2007年,华讯方舟集团在深圳成立,致力于建立领先的全球移动宽带网络综合服务商。十年来,华讯方舟集团在卫星通信领域深度耕耘,已经形成了从半导体元器件到微波大系统、毫米波大系统以及太赫兹微电子系统的业务体系。先后在成都建立云计算基地、长春建立高铁通信基地、荆州建立微波生产基地。

据介绍,华讯方舟集团打造的Ku和Ka频段兼容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系统市场占有率目前世界第一,日本川崎和韩国三星都是其竞争对手。并且与包括Eutelsat/Astrsa在内的全球五大卫星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而这些运营商占据世界90%以上的商用卫星通信资源。

未来,华讯方舟集团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卫星宽带通信网络平台,集卫星宽带资源、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卫星通信设备生产供应商和卫星通信集成商于一体。

华讯方舟:布局“空天地海”卫星网络 期待市场放开

“华讯方舟集团计划发射三颗高轨道卫星和108颗遥感小卫星,可以实现0.5米范围、10分钟对地球整个扫描一遍。”华讯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卫星通信的优势体现在能覆盖其他地面通信手段难以覆盖到的区域,如广阔的海洋、沙漠,支持在偏远地区和全球通信。同时,由于通信卫星离地面距离高,单科卫星的覆盖范围大,只需要三颗GEO卫星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其覆盖范围内的各种终端均可通过卫星天线实现通信。

“华讯方舟集团主要的海外市场针对东南尼亚,例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岛屿的国家和地区,岛屿之间基本上不能实现有线通讯网络的覆盖,但卫星通讯可以实现岛屿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是很强烈的市场需求。”何国林说。

除了卫星通信平台和微波器件产品,华讯方舟集团还在开展太赫兹成像成谱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研发方向为太赫兹安检成像技术和太赫兹生物检测技术。

何国林介绍,目前太赫兹的主要应用产品是太赫兹安检仪,已经在福田地铁站、深圳机场11号门等场景投入使用,近期在新疆的部分酒店中成功推广安装。太赫兹安检仪能对所有人体携带的液体、物体等的成分进行定性检测,不仅能识别金属。

未来华讯方舟集团会把太赫兹技术应用到整个移动宽带网络中。实现高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安全性的新一代无线通讯网络。

资源和市场难题

华讯方舟集团把自己定位为“全球移动宽带网络综合服务商”,但实际上,因为国内民用和商用卫星市场尚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所以,华讯方舟集团的运营服务只能进入国外市场,相关的地面接收设备产品也销向国外。

“国内还有很多区域有线通讯覆盖不了,需要卫星通信辅助,所以市场很大。但出于信息安全等的考虑,民营企业不能进入。”何国林说,国外对卫星通讯比较开放和普及,中国在卫星业务上军用多、商用少。

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华讯方舟集团先后在东南亚、南亚、北美及欧洲,如菲律宾、印尼、印度、加拿大、爱尔兰、比利时等国,收购卫星通信运营商及卫星技术提供商。并且成立了海外并购基金。

同时,为了搭建卫星网络,在全球卫星轨道平台资源有限,需要排队发射的情况下,华讯方舟集团通过与国外政府合作,获取资源,“现在的商业卫星是借用别的国家的卫星资源。例如正在实施中的华讯一号星和二号星用的是马耳他政府的轨道位。租用带宽很贵。”

据介绍,卫星通讯成本较有线通讯成本高很多,主要是发射卫星成本高。何国林指出,高价压抑了很多需求。

“目前用得比较多的Ku星,带宽在10G以内。但Ka星的带宽在数十G到数百G,但发射卫星的成本只是比Ku星翻倍或多一点,所以成本会大大降低,未来卫星通讯可能与手机通讯有竞争,现在只用在比较高端的民航等领域。” 何国林说。

今年4月,我国第一颗互联网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也是首次采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

而未来,当频段继续扩展到太赫兹,将可携带更多信息。

但太赫兹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被人类发现的频段,在近十年才开始使用,目前的应用产品——太赫兹安检仪——在市场推广中已经出现了阻力。

何国林表示,“一方面,研发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在没有量产的情况下,一些元器件是小批量定制的,也增加了成本。”

另外一个困扰的问题是,太赫兹是一个很前沿的技术,还在做基础研究,所以缺乏国家标准,“没有标准没法做市场”。

何国林向记者解释,在招投标中,设备要满足相应条件,但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没办法参照对比。“标准在做,但进度比较慢。因为还没有足够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声音不够。但也证明了这是前沿科技。”

华讯方舟:布局“空天地海”卫星网络 期待市场放开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