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限童令"能否终结"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话?

发布时间:2016-04-18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题:“限童令”能否终结“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话?

  新华社记者段菁菁、史竞男、彭卓

  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有隐私曝光的尴尬,有被过度消费的苦恼,还有被资本“绑架”的无奈。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限童令”能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保护伞,让真人秀节目回归正常轨道?

  “星二代”:光环掩盖不住“成长的烦恼”

  自亲子类真人秀备受观众宠爱之后,“星二代”似乎一夜之间被集结在了镁光灯中央。在“明星”光环的加持下,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名的荣耀,还有成长的烦恼。

  探究近年来“星二代”霸屏现象,业内人士分析,早些年,明星们更加注重对子女的隐私保护,较少在公众面前暴露孩子的信息,但随着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开创性地在屏幕上展现明星子女的生活状况,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出现了跟风现象。

  “大多数观众本着对明星父母们的窥视心理收看节目,却无意间被节目中的萌娃所吸引,从而对其产生认同、向往的情感。”对于亲子类真人秀的火暴,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马晓妍分析,节目中的儿童形象成为带有观众情感印记的消费符号,随着“星二代”曝光度的增加,逐渐成为公众“围观”的对象。

  然而,成名无疑是把双刃剑,过早地进入公众的视线,虽然获得了名利,但孩子们无意识的言行和隐私却被曝光,甚至遭受非议。如有的被指“太成熟、心机重”,有的被指“霸道、蛮横”……这种贴标签式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

  不仅如此,面对汹涌而来的社会舆论,“星二代”逐渐了解到怎样才会博得关注,怎样才会赢得掌声,其心理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异化。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的孩子在第一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但几期过后便晓得要穿白西装“耍帅”;3岁的小孩拿着狗尾巴草分发给摄影师,说:“谁给我拍得好,我给谁奖励。”

  儿童心理咨询师侯丽霞表示,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要根据孩子的特质决定,看孩子是否适合并且喜欢走什么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正好与孩子的特点相符合,对孩子来说就是好事,而如果仅仅是父母单方面的意愿,就可能对孩子的身心不利。”

  “真人秀”:“井喷”背后的资本大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电视台“上星”、有线电视的大面积普及,综艺节目方兴未艾并快速发展。在新世纪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特别是在当前的广电格局中,综艺节目正在超过电视剧,成为银幕上的新宠儿。

  自湖南卫视引进了韩国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后,国内掀起一股儿童参与真人秀节目的热潮,《爸爸回来了》《我不是明星》《人生第一次》等类似节目热播,满屏真人秀看似是明星之间的比拼和竞技,其背后却是一场利用粉丝经济的资本大战。

  “《爸爸去哪儿》将我们带入了‘投资巨大、烧钱比拼’的时代。”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亚洲电视研发中心总监吴闻博说,一些明星选手片酬可比1到2部小成本电影。

  著名演员葛优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真人秀的市场威力令他吃惊,薪酬确实高,比拍电影挣钱又多又快,但为了市场和收视率,会对艺人过度消费。

  随着真人秀对明星吞吐量日益增大,明星身价也直线上升。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综艺节目的一线明星身价几乎都达千万元,电视台和制作公司都称自己是“为明星们打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收视和利润,节目做宣传时也会利用明星子女的曝光“博眼球”进行炒作。

  “星二代”霸屏也让“星爸星妈”看到了“凭子贵”的另一种可能。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一位参与者,因会带孩子、会做饭的形象深入人心,身价在两个月间飙升近百倍;有的“星二代”与父母一同现身一档综艺节目时,出场费已是父母的总和……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观众通过消费以实现明星经济价值与形象符号价值的结合,至此儿童成为明星,也成为被消费的商品。”马晓妍说。

  “限童令”:剑指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限童令”无疑给明星亲子真人秀浇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时代或将由此终结。

  其实,给跟风严重的明星亲子真人秀降火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同时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在政策引导下,真人秀节目数量明显减少。

  同年9月起实施的新《广告法》也做出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

  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通过黄金时段节目备案、各类评奖评优等管理机制进行引导调控,对于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大力扶持,对于缺少价值和意义的真人秀节目加以抑制。

  对此,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认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政策一般是针对数量比较多、市场风气不正的节目做出限制。“显然,明星大肆借助真人秀培育星二代并不在鼓励范围内。”

  专家指出,“限童令”并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来发展,也并非取消孩子成长的平台,而是为了确保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引导。“限童令”既是对名人子女的保护,也是对电视机前的儿童的保护。

  从事综艺节目投资的叶榕投资创始人黄历表示,从长远来看,真人秀节目“限童令”会对综艺节目起到正确的引导及匡扶作用,也为尚未成年的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真人秀节目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同时,还应搭载更多价值内容,注入更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

  “中国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应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电视节目应成长为文化产品,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吴闻博说。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