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给贫困县戴“紧箍咒”须防约束乏力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给贫困县戴“紧箍咒”须防约束乏力    
昨从省扶贫办获悉,我省出台《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贫困县将受“紧箍咒”约束。(7月26日湖北日报)
众所周知,贫困县频现豪华办公楼的现象被媒体曝光的不一而足,诸如超标修建办公楼,超规格举办庆典,超水平建设标志性建筑,一边戴着贫困性的帽子,享受各类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一边却极尽奢侈浪费,与其贫困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又是何等讽刺?
此次湖北出台的这份《意见》被媒体解读为给贫困县真正戴上“紧箍咒”,从十个方面明确贫困县“必须为”与“不能、严禁”事项,为贫困县划上“带电高压线”。《意见》的出台无疑彰显了湖北这个一直以来频频曝光贫困县兴建豪华办公楼等问题的省总算痛下决心整改,面对问题的频频曝光、不休无止,面对公众与媒体的质疑与舆论压力,群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如若再不整改,恐怕所面临的不只是公众的批评,而是贫困县指标和相应扶贫政策的减少,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对此,湖北主政者岂能不知轻重?下决心整改贫困县问题既是迫在眉睫之事又是无奈,但总的说来,也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意见》中前一至六部分明确贫困县必须作为事项,后七至十部分为不能和严禁作为事项。从严格落实各级扶贫开发一把手主体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限期脱贫”责任制,实行严格目标考核、即时督查、即时督促、即时整改、问题追责,倒逼贫困县聚焦力量“必须作为”。其次,明确资金流向、监督,严禁不得作为事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化,体现在更易操作的规定细则上。
深信,十条约束机制是戴在贫困县上的“紧箍咒”,从制度上刹住贫县富衙、戴帽炫富之风。但制度扎得再牢,也须防形式主义,还须避免“紧箍咒”约束乏力。“紧箍咒”的意义在于常念发挥约束作用,但从之前不少地方的贫困地方的经验来看,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制度不可不谓健全,但还是频频曝光炫富现象,一方面让评定贫困县的上级主管部门脸上难堪,另一方面也让贫困县受穷的群众心寒。究其根源,并非监督制度不完善,在于执行乏力,“紧箍咒”沦为形式,更在于发现问题后惩治不力,违纪违规成本太低。因此,要让“紧箍咒”发挥约束效力,既需进一步健全强化监督机制,动员群众与媒体广泛的监督,又需落实从严问责,对脱贫不力、乱用扶贫政策、资金的扶贫负责人从严惩处。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834875231@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