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发布日期 : 2015年03月12日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2015年3月12日 第2版)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天津自贸区将服务京津冀
日前,在天津团的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表示,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自贸区,天津自贸区要服务于京津冀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首先复制到北京和河北。天津自贸区占地119.9平方公里,几乎全部位于滨海新区,涵盖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三大片区。
自贸区将发挥金融租赁优势
金融创新是天津自贸区的重要特色。黄兴国说,天津要发挥金融租赁全国第一的优势。2014年底,天津融资租赁资产超过4000亿元,业务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交付的飞机数量占我国以租赁贸易引进的飞机数量的90%。
黄兴国说,天津自贸区发展将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特殊监管区与非特殊监管区结合,二是制度创新与发展实体经济结合,三是借鉴上海经验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
天津机场已在京冀设12个候机厅
“截至目前,天津机场已经在北京和河北设立了12个候机厅,旅客们在这些候机厅办完手续后,就可以在天津机场直接上飞机。”黄兴国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天津机场在北京南站等地采取为旅客报销火车票和地铁票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空铁联运”。另外,航空物流区也已启动建设。
京津冀城市间的交通网将更加密集。黄兴国说,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今年下半年开通后,从北京南站到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仅需45分钟。未来,京津城际铁路还将延伸至天津机场。另外,天津正在规划从北京到天津的第二条高铁。同时,也将规划一条天津到石家庄的铁路,而今年津保铁路也将开通。
燃煤电厂力争达到燃气排放标准
谈到大气污染防治,黄兴国笑称要管天管地管空气。“大气污染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每年空气质量得有好转,一定要给老百姓希望。”
黄兴国说,今年,天津将实施煤改气工程,完成陈塘庄热电厂改燃搬迁工程,全部淘汰中心城区燃煤供热锅炉,推广清洁燃煤技术和电能替代工程,燃煤电厂力争达到燃气排放标准,全市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淘汰全部黄标车。
黄兴国还表示,新一年,天津市将继续按照“五四三”举措防治大气污染:“五”就是实施控煤、控尘、控车、控制工业污染和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的“五控”治理;“四”就是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四种手段合力治污;“三”就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无死角、监察无盲区、监测无空白“三无”目标。
近年来,天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纳入永久性保护范围。2014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3.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2013年增加30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5天。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京冀将在环首都14县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日前就京冀农业合作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河北将加强与北京的农业合作,与北京共同在河北环首都14县(市)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赵勇说,去年京冀农业合作出现了很好势头。首农集团等北京农业企业在河北布局频频,两地还在河北共建了47个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北农产品在北京的市场份额由以前的45%提高到54%。坝上蔬菜等高品质、安全放心的河北农产品,越来越受首都市民欢迎。
他表示,下一步在京冀农业合作上将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共同在河北环首都14个县(市)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用首都科技、人才和资本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包括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特别要发展面向首都居民的乡村养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满足首都居民多层次需求。
二是支持首都农业龙头企业和工商企业到河北发展,共同在河北建设高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基地。今年初,北京首农集团所属北京首农食品经营中心与河北瑞谷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决定共同投资260亿元,建设10个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形成一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化安全食品生产、流通和运营体系。
三是构建满足首都市民个性化需求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服务网络。主要是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电商服务体系、冷链物流体系,让北京市民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手机就可以很便利地购买到河北的安全优质农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构建协同创新“一三三四”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创新计划已经确定,核心是构建“一三三四”的协同创新格局:打造一个高地(京津冀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完善三个机制(政策互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市场开放机制),创建三类共同体(创新资源共同体、创新攻关共同体、创新成果共同体),实施四项工程(高端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生态安全工程、服务民生工程)。
闫傲霜说,去年三地科技部门共同确定了“促联合、促对接、促转化、促市场”协同创新方向。一年来,建立了科技部和三地科技部门组成的科技创新推进工作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园区进展顺利,16家生物医药企业向津冀延伸发展,联合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征集了220余项大气污染防治成熟技术和产品。
闫傲霜说,今年三地协同创新工作在去年“四促”的基础上,合作范围将更广泛,合作深度将更紧密,合作机制将更完善。政策方面,将研究推进三地高新技术企业互认备案、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政策,研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保税区政策叠加激励创新;资源共享方面,将协调推进首都科技平台河北工作站和天津工作站发挥更大作用,召开京津冀技术成果转化对接会,推动三地专家智库信息共享;市场开放方面,将借鉴自贸区管理模式,探索三地创新主体审批、交易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全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