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刘奇:防止基层民主形式化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 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    点击:

 当下中国的农村基层民主正在发生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导、从机制体制建设到权利保障的渐进式转变。但是在我国基层社会,制度的落实成效和法律法规的实际运行成效仍然很有疑问,并且近些年由此引发了不少问题。

   农村基层民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精英民主,指广大农民通过选举各级代表参与高层决策和大政方针的制定,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这是“赋权民主”;二是草根民主,指农民自身通过投票决定身边的具体事务,这是“自我作主”。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精英民主缺精英”、“草根民主不草根”。

   “精英民主缺精英”体现在哪里?一是基层的精英代表数量少。我们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选出的参与精英决策的基层代表比例很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前,代表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和2亿多农民工中的人大代表加在一起往往都不足百分之一,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农民和农民工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与城里的代表相比仍然是少数,全国政协委员更是鲜有农民的身影,2003年全国政协会上只有1名农民委员,其后则干净利落地变成了“零”。二是基层精英代表不能真正代表基层的利益和诉求。各级农民代表大多是按照劳动模范的标准进行选举的,而有一定民主意识,敢于真实发表意见的农民经常被视为不听话的“刁民”、“刺头”,很难当选。这样选出来的代表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意愿,使这个弱势群体的诉求无法上达。

   “草根民主”又如何“不草根”?这主要体现在许多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决策权难以落实,许多本应由农民投票决定的公共事宜往往形式化,经常是由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直接做出决定,或者被大户和宗族势力操纵。

   “精英民主缺精英,草根民主不草根”的现象,不利于基层民主政治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种情况。政策上要用规则和手段保证基层代表的数量,真正推行和落实“城乡同比”、“同票同权”。对于群众的身边事,一定要通过科学的议事规则,让“赋权民主”和“自我作主”落到实处。总之,防止基层民主形式化,是当下基层民主面临的重点难题。

   (作者为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 来源:北京日报)

   

 

进入 刘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基层民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0451.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