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聊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国家当反思否

发布时间:2015-06-17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聊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网上开始大谈农民,应该是个好现象。但农民问题当是三农核心问题,背后还有深厚的乡土文化背景,深究起来十分复杂。首先可以这样讲,别看中国已是万人空村,但农民工的魂在农村,农民的灵魂一个没少。
就我个人的片面理解,当代农民即使身在城市,甚至城乡都有栖身之地,有的农家长年关门大吉,且在城里生活比较舒适,但其中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愿意握别农村。这就是农民普遍的复杂心态,他们不但不再像个农民,而且更加不像一个市民,实际没有真正融入城市。
中国农民的根还在农村,城市不过是个打尖之地。再有钱的离乡农民,目前仍然是在农村亲邻之间寻找宅基地,他们内心深处的农民烙印刻得很深,社会人的农村特色与生俱来很难改变。三农问题不但是在这一复杂生态之中历史性地延续着,而且必然要被亿万农民社会性征所左右。
数量庞大的中国农民或农村之魂,尽管小农意识相当严重,但也经受了人民公社和现代城市文化洗礼,因此既有一定程度的散漫和落后性,同时也有丝毫不亚于市民们的精明和智慧在,且在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甚至破釜沉舟等方面往往更具其特色。轻视农民恐怕要付终极代价。
解决农民问题当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农民队伍也许需要新鲜血液,农业发展也许要用现代代思维,农村工作也许就是强国福民的视察平台或操作系统,处理不好则有系统崩溃的危险性,不是城乡大换血就能简单获取根本出路,需要艰苦细致、和风细雨地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