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2.74亿农民工进入新常态 中国制造业用工荒难解

发布时间:2015-05-06      来源: 财新网[微博    点击:

【财新网(微博

)】(记者 石睿 实习记者 王宇澄)2014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近2.74亿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新常态”下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总量而言,新增人数逐年下降,“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蓄水池”,招工难或将持续。

 

近日,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共有近2.74亿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同比增长仅为1.9%,不到2010年增速的36%。当年,外出、本地农民工人数同比增长1.3%、2.8%,都低于上年的同比增速。

招工难度增加

据财新记者了解,从2011年开始,农民工总量增速就呈现持续回落的趋势。2010年至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长速度分别为5.4%、4.4%、3.9%、2.4%、1.9%,其中,2013年增速回落程度最大,较上年回落了1.5个百分点。

春节后,部分地区“用工荒”的情况已再度被媒体关注,对此,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就业、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常态,而“两难”是市场需求结果,普工“招工难”反映农民工“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可以说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蓄水池”。

多位工厂、施工队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农民工招工开始变难。广东东莞某台资工厂负责人这样形容招聘的情形,“以前人才市场很挤的,现在都是‘小猫三两只’”。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建中认为,珠三角地区近年来招工困难,还与企业向中西部迁移有关。比如,湖南、四川此前是农民工的流出地,但是由于企业内迁,很多湘、川两地的工人都选择就近就业,不一定外出打工了,因此部分地方显现出“用工荒”的现象。

相关数据也有所体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较上年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同比增长2.8%,虽然增长幅度都低于上年,但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却高于外出农民工1.5个百分点。

实际上,不仅是农民工供给的增速逐渐下滑,整体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也在持续下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截至2014年末,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同比减少了371万人,这已经是中国劳动力人口持续第三年绝对量减少。

而上述情况或许正在延续。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至2015年第一季度,监测城市的求职人数连续4个季度出现了同比下降的状况,其中,2015年第一季度监测城市的求职人数同比减少了78.6万人,下降幅度达到15.1%。

薪酬不断上涨

上述广东东莞某台资工厂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情况并非招不到工人,只要薪酬“比平均水平高,就招得到”。东莞市最低工资水平5月1日开始调整为1510元,“为了多招工人,我年初招工时工资就提高到1510元,所以招得进人”。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4年间,农民工工资收入都是两位数增长。

原大型陶瓷纤维生产公司的施工部王经理告诉财新记者,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涨幅很大,2008年的时候一天120块或130块,现在已经升到一天200块。在一些大城市,蓝领工人的工资涨幅更为显著,全国最大的蓝领招聘信息网站百姓网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上海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已超过37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

而需要一定技能的服务业岗位的薪酬水平则更高。赶集网公布的《2015年新蓝领女性就业报告》显示,在北京,新蓝领女性职位薪资排名前三位的是按摩技师、月嫂/育婴师、美容师,工资水平分别为7321元、7149元、6037元。

不过,2014年,农民工收入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却呈现下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同比增长9.8%,5年间增速首次跌破10%。

向服务业转移

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近年来逐渐减少,而进入服务业的农民工比例则在上升。

《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6.6%,同比下降0.2%;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42.9%,较上年提高0.3%。分区域来看,与上年相比西部地区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最多,降幅达到0.5%。

对此,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认为,目前,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深入,比如政策要求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那么涉及到的相关产业的就业量就会有很大影响,而这些基本集中在第二产业,比如煤炭、钢铁等,那么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人就需要流出、转移就业。

她进一步解释,以煤炭产业为例,现在很多小煤矿因安全事故、环境保护等政策要求,被合并或关闭,相应就业量就会有所减少,同时,与煤炭相关的采洗、加工制造等整个产业链条上企业的就业都会受到影响,“不仅当时有影响,而且影响会持续很多年”。

而从事上述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群体,可见,第二产业中的初级产业,已经很难创造出很多新增就业岗位,而在结构化转型时期,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通过服务业吸收就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此“政策应该跟上”,帮助这些产业工人实现转移就业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