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举证能力低导致农民工等劳动群体诉讼维权难

发布时间:2015-05-01      来源: 新华网西宁    点击:

新华网西宁5月1日电(记者马勇)记者4月30日从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西宁市、区县两级法院过去一年来受理的劳动者权益案件显示,举证能力低是农民工等部分劳动群体诉讼维权难的重要原因。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正涛介绍,在涉及劳动者权益的诉讼中,从事一线生产、服务的普通职工比例比较大,这类劳动者主要集中在餐饮、销售、建筑等行业,其中以农民工居多。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作流动性强,诉讼能力特别是举证能力较低。

  其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履行不规范,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资、加班、提成等方面大多为口头约定,缺少书面材料固化,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一旦双方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很难就自身权益举证,这是劳动者在诉讼维权中败诉的重要致因。

  “这一问题在建筑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建筑企业用工多采取劳动承包、分包、转包等方式规避其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义务。而正是违法分包现象导致拖欠民工工资普遍发生。”黄正涛告诉记者。

  就增强举证能力,黄正涛说,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凭证,是固定双方薪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合同期限等主要权利义务的重要载体。因此,劳动者必须依法要求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不得随意变更,且在签订时仔细研读、认真确认劳动合同具体内容。

  同时,劳动者应当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尤其是在用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中注意保存能够反映自身工作情况的书面证据,如值班记录、出入证、工资表、派工单等。此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来增强自身的举证和维权能力。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