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你不是弱势群体,你是得了“弱势群体病”!

发布时间:2018-01-14      来源: 思想读本    点击:

 
作者:刘里远,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近日,合肥的高铁堵门拦车事件,剧情高潮迭起,值得一观,更值三思。尤其值得观摩和反思的是:一次迷你版的所谓“弱势群体”的狂欢盛宴。
 
第一集
 
2018年1月5日16时44分, 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为了等迟到的老公上高铁,她竟然带着孩子,用身体挡住门阻挠发车,口里还叫嚣着:“我买了车票的,我老公就在检票口,我们上车就两分钟的事,为什么不让他进?”
 
罗某因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4分钟。 公安机关以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处以2000元罚款。罗某为某小学副教导主任,当地教育局责其停职检查。
 
网上对此女霸道行为,一致强烈谴责。大部分的网友们都很气愤地说:“真想投诉这两位执法人员,太温柔了!应该一脚把她踹下去啊!”
 
 
 
第二集 
 
《报刊文摘》公众号的头条(1月10日),转载一篇文章:《“我老公还没来,高铁怎么能开!”远离那些漠视规则的垃圾人》。文是写道:  
 
我们都见过当街拦汽车的,拦摩托车的,你见过拦高铁的嘛?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高铁之类的公共交通工具,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一定是准时发车。 执法人员先是劝说她改签下一班,想要请她下车,可是她依然不松手。可是女子还是振振有词地说:“我老公就在检票口了,你让检票口的人放他进来,我们上车不就好了!”
 
撰写专文,以垃圾人定性拦车女,批评达到极限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职也停了。人们好像可以经松一口气,这事算过去了。 
 
第三集
 
看起来铁板订钉的事,竟然也能反转!
 
请看一篇在微信群广泛转发,超高点击率、点赞率和打赏率的文章:
 
 
 
作者说,如果仅凭一般的经验,单纯地评判女教师阻拦高铁发车的行为,可以认为:这位女教师,自我中心意识太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蔑视甚至践踏规则,以至损害了好几百位旅客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高铁的运行秩序,理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但是,作者从《爱我铁路》网站“铁道论坛”上发表的关于此事采访当事女教师的文字中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记者:这个视频记录的是事实吗?
 
罗女士:这个事情确实发生了,但有很多说法是不对的,第一我老公没有迟到,我们一家三口是一起进车站的,第二我没有拦动车。
 
记者:当天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罗女士:上周五,我和老公带着女儿去广州办事。坐的是G1747次车,从合肥到广州,原定16:39发车。因为我们跑错了车站,到检票口的时候已经是16:37了,但我在出租车上查到这个车已经晚点到16:52发车了。
 
记者:你知道检票口会在发车时间前3到5分钟关闭吗?
 
罗女士:我不知道。当时我知道快赶不上了,就拉着女儿跑在前面,老公拿着行李在后面。到检票口的时候,检票口没有关,有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没有检我们的票,也没有拦我们,就放我和女儿过去了。
 
下去之后,我发现老公没下来。给他打电话,他说他被检票人员拦下了。当时我们的身份证、车票和行李都在我老公身上。
 
记者:但我在视频里面看到,你和乘务员争执时,掏出过车票。
 
罗女士:是我记错了,应该是身份证和行李在我老公身上。
 
记者:你当时有阻拦动车开动的举动吗?
 
罗女士:我没有拦着车,我只是个人,怎么可能拦在动车前面阻止它开呢?
 
我是在跟列车长说,我老公就在楼上,10秒钟就能上车,麻烦他用对讲机叫楼上放一下行,但他们就是不帮我说。
 
我下去的时候,看到车还没有开,车门是开着的。我觉得动车在一个站停10分钟,我还剩2分钟,我为什么就不能上车呢?只要我老公10秒内能下来,就没事了,我当时是不是只能让我老公下来?我这样做有错吗?
 
我觉得10秒钟就能下来的事,为什么就不让他下来呢,我就在门口站着了。
 
记者:视频里显示,工作人员把你往外拉时,你的脚卡住了车门。
 
罗女士:我的脚确实卡在门那里了。我站在门口,他拉我的时候,我脚正好就在那里,不就卡住了吗? 
 
我跟他讲了事实,我老公就在上面,10秒钟就能下来。从头到尾,他们总共拉了我5分钟,但他们就是不打电话给楼上工作人员,把我老公放下来。如果当时沟通好了,10秒钟就解决了,根本不影响动车的开车。
 
记者:你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和女儿先上车,你老公坐后面的车?
 
罗女士:因为孩子去外地有事情,我们很紧急,那天就这一趟车了,不然就得等到第二天了。不急的话,我怎么会求那个列车长,叫他帮忙放我老公下楼呢。
 
如果我跟孩子先上的话,身份证和行李都在老公那里,我和女儿那天晚上就得睡在广州的车站大厅了。
 
记者:最后,你们有上车吗?
 
罗女士:后来有乘警过来,把我老公放了下来,我们三个都上了车。
 
作者分析说,在列车还有10来分钟才开的情况下,却把检票口关了,有旅客匆匆忙忙赶车,却一脸冷漠地不让进,无论怎么样求情都不让进,乃至于女教师要用堵车门的极端行为来为自己的老公争取上车的权利!这是何等的蔑视旅客权利的行为!这里彰显的,又是检票口工作人员人性是何等的冷漠!
 
基于上面的采访文字,再帖上弱势群体的标签,就赢得那么的鲜花掌声和金钱!至此,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后来居上,彰显正义。 
 
第四集
 
什么叫无巧不成书呢?
 
一边看它地他人拦高铁的热闹,一边抱怨自己小区里,拦电梯的丑陋。猛然发现,这两件事竟然是同一家的三口人干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手机时代,空间突然如此狭小。无论在哪里,干什么坏事,全都知道。好习惯成自然,坏习惯也成自然了,关键是,还膨胀了。
 
从拦电梯到拦高铁,步步升级,终于,有人管了。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啊。时间一到,立即现报呢。
 
当第三集的弱势群体同情者们正 “济济一堂”,拥抱狂欢的时候,“非弱势群体”在这里找到了反击的证据。根本就不是偶然的维权嘛,而是一如既往的恶习不改!
 
朋友邀我写点东西了,我说且慢,等等剧情再说。
 
 
 
 
 
显然,这部拦车门事件,不仅仅是心急如焚的乘客的无赖之举,还是个人恶习和私欲从小区向车站的延伸与膨胀。  
 
评 论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铁路一个方向只有一条线,所有的车都在一条线上跑。其安全有效运行,靠的就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一变全变,一乱全乱。因经,遵守统一的时间规则非常重要。 
 
如果罗某真的让列车迟误4分钟,以时速300公里算,空间行驶距离20公里,在间隔几分钟就可能发一班车的高铁线上,这种意外事件会是破坏性的。不仅影响上百列车的运行,还会影响一些乘客赶乘他们的下一班列车、飞机、汽车等。 
 
我赶写此文,重点不在这里。我的重点在于:那篇弱势群体的反转效应。
 
弱势群体是谁呢?优势群体又是谁呢?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在无产阶级革命教育中长大的。前三十年里,越穷越光荣,越富越有罪;越没文化越聪明,越有知识越愚蠢。大批优势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和走资派,关进牛棚。然后,就是无产阶级们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cultural大革命。一场又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在中华大地上演,国家限入全面混乱,全面贫穷,全面崩溃。这就是没有了优势群体下,弱势群体们干出的蠢事,犯下的罪恶! 
 
一句话,弱势群体,不是特别通行证,不是优待证,不是骄傲的本钱,更不是光荣的凭证。
 
小学副教导主任,大小还是一个官。还是老师,好歹也可以归入臭老九行列,一家三口坐高铁,也算是体面出行。这一家,真算弱势群体么?当然不是。
 
一旦归入弱势群体,一切阶级苦,民族恨,都涌上来了。一切的假、丑、恶,都可以掩盖了。
 
那段反转剧情的罗某对话,本来就是罗某的一面之词,却被偏执性地选择而全盘接受,对其中的谎言则是选择性失明。比如,明明是她阻挡车门使高铁不能发车,她却可以说,没有拦车。意思是,她没有跑到列车的前头去,用力顶着车,使车开不起来。
 
当第四集出来后,不知“弱势群体们”是否反思,到底是白玉微瑕呢?还是恶性不改呢?
 
“弱势群体们”不知作何感想,你们是否会为你们兴奋的点赞而后悔?是否会为你们的慷慨打赏而后悔? 
 
进一步,如果不是公安部直接出手,果断处理,揭开真相,而是老习惯捂起来,你们是否知道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是在为虎作伥?甚至是在助纣为虐呢?
 
这不是借题发挥,更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种弱势群体病,这种病会像瘟疫一样流行和传染,让海量的“弱势群体”无视一切规则,破坏一切规则----这,就是当年的无产阶级cultural大革命,造反有理!事实总是这样残忍:就在1月10日,陕西宝鸡就又有“弱势群体”挡住高铁门,让高铁等人了。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指的上面的人要遵纪守法。没想到,现在竟要求下面的“弱势群体”在法律和规则面前特殊化。180度的大逆转,是这个时代病了。具体地说,是这个时代的人病了。更清楚地说,这个时代的相当一部分人,病得不轻了。
 
这病,不是新病,是旧病复发!是造反病,是斗争病和弱势群体的翻身病。弱势+造反,无往而不胜。一句话,还是那个疯病和傻病。
 
有病就得治,治病就得吃药。良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最后,还得说,如果权力不受制约,人性不受限制,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点到面,无限膨胀,直至破裂或死亡。小小权力者,都如此猖狂,再不关进笼子里,必将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祸国殃民。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