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线楼市暖风频吹:用地极限逐渐推涨房价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 腾讯    点击:

 

 

◎每经记者 王杰

早在6月16日,股民老徐就清仓了,并把这笔钱投入到楼市,在北京六环边买了套商住项目。面对这几天的股市暴跌,老徐颇为得意地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说,“股市有风险,现在利率低,买房更稳妥。”

刚刚经历了一轮“风雨洗礼”的A股投资者中,做出类似老徐的选择的恐怕不在少数。卖股买房,这为近期楼市,尤其是一线楼市的回暖再添一把火。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时直言,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房价永远会上涨。这一说法是否靠谱?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个大都市建设用地的总量,一般是整个城市土地总量的1/3到1/2,一线城市的用地指标已经达到该数据的极限,所以只能从存量土地方面考虑。

陈晟认为,越接近这个极限值的城市,土地的供应量就会越少,相对来说价格也愈加坚挺。如果这类城市的人口还在持续增长,存量土地的盘活又不够快的话,那么房价上涨的速度就会更快,反之亦然。现在来看,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目前已接近用地的极限。

政策利好提振楼市成交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楼市回暖,与政策利好密不可分。“限购令”取消,降息,降准,多地公积金迎来调整,房贷优惠加大以及购房税收减免等多重政策利好,无疑提升了消费者的购房信心。

在“第七届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表示,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关系非常密切。在政策利好影响下,4月份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4月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开始明显企稳回升。

6月27日下午,央行官网发布消息,从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与此同时,存贷款利率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比历史最低值的1.98%仅高0.02个百分点。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在今年5月11日创下5.1%的史上最低值后,进一步降到了4.85%。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此次降息降准无疑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利好,不论是上游的开发融资,还是下游的购房按揭,都将受益。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量升价稳的趋势将在下半年延续。

伟嘉安捷企划经理吴昊指出,新一轮降息后,商贷的按揭利率为5.4%,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5%,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利率还要低。以北京为例,公积金首次置业可以最高贷到120万元。假设贷款20年,降息后,公积金贷款每月将节省155.14元,总利息节省近4万元。按基准利率算,商贷每月将节省利息169.62元,总利息节省4万余元。

政策托市效果已经显现。2015年5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94万、130万、100万和60万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3.2%、4.8%、17.5%和46.7%,同比增幅分别为59.2%、118.3%、48.1%和148.4%。

从环比来看,深圳增幅最大;从同比来看,深圳和上海反弹力度最大。与上一轮楼市复苏期的2012年5月相比,深圳、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已远远超过当时,故在本轮楼市调整中,深圳和上海领涨一线楼市。

楼市的火热加快了去化速度。易居智库数据显示,一线城市5月末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为3615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5%,同比增长12.4%。同时去化周期11.3个月,已经连续5个月低于12个月的水平。

虹吸效应带来人口净流入

为什么选择来到北上广深?作为一个“北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身边多位小伙伴们聊过这个问题,更多的人用一个词来回复,那就是“机会”。

不管北上广深的房价有多贵,居住有多难,空气有多糟糕,道路有多拥堵,还是有那么多人蜂拥而来。

除了机会,经济增长水平,也是导致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入的关键因素。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31个省份人均收入排行榜显示,2014年沪、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超过4万元,上海达47710元,分区域来看,东、中、西收入差距依然显著。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2014年度人口调查抽样结果显示,2014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其中,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5.68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9.2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6.42万人。

深圳的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市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为745.68万人,户籍人口为332.21万人,非户籍人口的数量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此外,广州也是位居全国人口净流入第一梯队的城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认为,由于各城市发展不均衡,而一线城市具有较多的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人口规模还在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仍然会供不应求,未来房价很难降下来。

土地天花板制约楼市供应

除了北上广深,还有哪些地方适合置业?

王健林在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时表示,国土部刚刚发布了对16个城市用地的刚性约束规划,16个城市近期会出台一个最终用地极限,当然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也就是说,到这为止,不准再新建了,只能在存量上想办法,只能二手买卖。这个制度会进一步使这些城市的供应量减少,所以一线或者二线靠前的城市会永远处于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7月,住建部和国土部共同确定了全国14个城市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沈阳、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厦门、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以及贵阳。“城市开发边界”指根据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划定的、可进行城市开发和禁止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的空间界限,即允许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大边界。

赵秀池说,上述城市都是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地矛盾比较突出,耕地逼近红线。用地刚性规划使新增建设土地供应得到刚性约束,更多的是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未来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会越来越少。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北上广深外加成都和武汉,是人口聚集过快的城市,这类城市是想绝对性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第二类是潜力城市或中心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感染上“大城市病”,目前是预防性地控制。

欧阳捷预计,上述城市未来房地产销售会加快,进而促进去化速度加快;未来人口流入会有所减慢,但净流入趋势不会改变;尤其是一些土地供不应求的城市,还会带动中心城市地价上涨,进而带动周边房价上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