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房地产开发商轻资产转型为何没效?

发布时间:2015-06-22      来源: 博势智库地产观察    点击:

 

现在,中国地产开发商大多进入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由于房地产市场从买方时代进入卖方时代,轻资产转型由于没有考虑到消费者永恒不变的需求——即投资安全、诚信又高回报。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轻资产转型基本上都没有门槛,而且一些的理财产品回报率9%-12%与银行理财相7%相比高一些,但是与股市回报相比并不高,所以,当老百姓选择时,并没有优先考虑购买房地产开发商的理财产品。

 

相反,一些股票基金出现高回报,反而成为吸引的对象。所以,笔者认为房地产轻资产转型无效。

 

大陆股市由于是非理性牛市,所以,房地产轻资产转型和不转型一样拉升。但是,在香港市场,绿城、花样年等企业提出的代建、社区服务等概念,投资者怀疑转型轻资产,他们认为房地产行业迎来拐点,轻资产业务难以为企业贡献可观利润。

 

大家想想看,也的确如此,增加社区洗衣、商业、理财、保险、教育等等,并不能撬动刚需之外的投资价值,而刚需居住需求已经饱和,所以,房地产开发商仅仅依靠这些小儿科已经难以大量销售社区房地产了。

 

于是,有人求教企业家俱乐部的形式销售社区房,笔者当场说,可以用,但是需要不断提高各种需求和各种门槛,比如通过邀请专家给社区企业家的企业进行指导,提高其业绩新增50%-300%,如果有这种承诺,企业家就有兴趣了。

 

如果再通过专家改造企业前的媒体录像报道,再对专家改造后企业业绩进行录像报道,这种对比,即是给企业进行正面宣传,也是给专家宣传,也是给社区宣传,也是给社区开发商进行宣传,这即是企业创新转型成功的典范,也是房地产创新转型成功的典范。

 

问题是,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还要通过专家把关企业投资实体多元化发展,还要通过专家把关各种众筹投资项目的把关,还要通过专家对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媒体品牌的把关,进一步用互联网思维塑造名牌,否则,人家CCTV很出名,你家媒体为何就不出名呢?

 

为何人家媒体一单广告可以达到10多万元,而你家媒体一单广告不足1万元呢?所以,名牌与普通品牌的差距就体现在这里,所以,需要名家把关。

 

房地产开发商轻资产转型为何没效?

 

1、请问世茂地产征对80后、90后开发的Mini HotelMini Mall等微创新产品,并没有打造出一批世茂自己的名牌产品并且是独家经营,所以,难见可观利润。

 

2、金地创新推出的“HOME+”系列产品,并首创SMARTMAGIC户型,仅仅满足不同的需求,但是并没有击中投资者诚信+高回报+顶尖对口专家指导项目+企业家风投基金等领投+透明的心里要害穴位

 

3、彩生活除了用手机APP、理财、小贷、保险、洗衣、筹资、众筹等,并没有解决投资者的痛点。

 

4、房地产开发商转型互联网金融,如网贷、众筹、保险等等,没有一样是有门槛的,大多数都是要失败的。

 

如果有综合创新专家对被贷款企业、众筹投资企业等目标企业进行一系列创新改造,那么,互联网金融就OK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转型轻资产,由于并没有解决企业的综合创新快速提高业绩,所以,网贷、众筹、保险、O2O社区、企业家社区俱乐部、企业家风投基金领投、养老、健身均没有击中投资者的痛点,只有通过创新专家助力企业一系列创新改造,大幅提升业绩,才是投资者投资高回报的关键点。

 

所以,这些就是笔者认为房地产进入轻资产转型无效的依据,因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买方市场而非卖方市场。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