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前五月土地成交量惨淡 房企:拿地不如加速去库存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前五月土地成交量惨淡 房企:拿地不如加速去库存

 

郭晓伟

2015年06月03日08: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前五月土地成交量惨淡 房企:拿地不如加速去库存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日讯(记者 郭晓伟)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已成行业共识。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监测公布数据显示,监测的40个主要城市5月18日至5月24日土地成交量环比增加18%,出让金环比减少64%。一线城市中,广州成交3宗住宅用地,合计8万平方米,出让金不足10亿。

  这是前五个月土地市场的缩影。易居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10大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1833亿元,与2014年、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8.0%和20.2%。

  土地成交量下降背后,地价持续高位。以北京为例,前五个月共成交约34宗经营性用地,土地溢价率居高不下。

  有分析人士认为,商业用地资源减少会加剧房企在一线城市的竞争;楼市回暖,下半年土地市场成交情况有望好转。

  不过,房企对土地的渴望似乎并未点燃。“现阶段拿地必须慎之又慎。”一位一线房企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相比加大土地储备量,企业更倾向于趁着行情好尽快去库存。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沉寂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一线城市的标杆意义十分明显。

  今年一季度,北京的土地成交市场便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据北京国土资源局及亚豪机构公布的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共成交地块28宗,同比减少22宗;经营性用地为25宗。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73.6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99.2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57.3%和42.4%。

  土地出让金方面,一季度北京约有484.73亿元出让金进账,同比减少269亿元,降幅达35.7%。

  分析人士认为,成交数据的走低主要受推地节奏限制。分析称,2014年整体的市场低迷以及地价的高企,使得部分房企对于土地市场“心有余而力不足”,为避免地块受到冷遇,相关部门也放缓了推地节奏。

  上海方面,截至4月底,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已经连续12个月负增长,但土地成交均价却创下自2010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今年4月8日还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将全生命周期管理范围扩大到经营性用地。

  易居房产研究院综合研究中心总经理崔霁认为,在上海建设用地负增长背景下,根据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迫切需要,这一政策是通过控制源头来倒逼房地产行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产业化、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将行业是未来发展趋势。

  广州方面,在此前公布的2015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预计出让204幅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621万平方米,较2014年减少近24%;在出让计划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广州土地市场成交状况也相当惨淡,今年一季度仅完成全面目标不足一成。

  去库存压力依旧

  一直炙手可热的土地为何遭遇如此局面。除了政府控制土地入市速度外,市场方面库存高企也是主要原因。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国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总量为3897万平米,达近五年最高水平,较2013年12月增长近千万平米。而2014年,一线城市出清周期均值为13.5个月,同样也是近五年最高。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的《2014年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年终版》,广州2014年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为738万平方米,而到了第三季度末则达到了1009万平方米,到了第四季度,库存处于一个高位盘整的态势,到了年末则为994万平方米。

  这就是今年开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情况。

  “疯狂拿地,到快速开发,再到行业突然预冷,去年末应该是地产业问题集中爆发的关键节点。一度抢手的房子变成了难以消化的库存,这就是为什么在现有情况下开发商冷落土地市场,而专心致志卖房子。”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确实,今年3.30新政后,政府还推出了降准、降息等利好消息,对急需资金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样,在每一次利好的背后,都上演着楼盘热卖、准备涨价的戏码。但是,在行业研究人员看来,都是只是房企加快去化的手法。

  目前,房地产回暖呼声颇高。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9元/平方米,环比由跌转涨,上涨0.45%,同比下跌3.73%,跌幅收窄0.73个百分点。

  虽然价格有所上扬,但库存压力依然不小。

  我爱我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2014年商住房月均成交套数为1112套,而2015年第一季度,商住房月均成交套数进一步下滑至782套。与2013年相比,下滑幅度超过50%。而2014年5月至今,北京商住房库存套数为36653套。

  下半年土地市场必升温?

  伴随房价的微涨,6月份的土地市场也已经是风云再起,最受关注非以广州为首的华南区域莫属。

  5月20日,广东佛山顺德区举办了5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土地推介会,25宗优质土地吸引了包括万达、保利、中海、碧桂园在内的37家房企。顺德区国土局有关人士就表示。

  “这次推地的规模是近年来最大的,土地也比较优质。因为我们对今年的市场有信心。”

  5月27日,在福建厦门的一场土地拍卖会上,恒大力压万科、华润、金地等房企,以超过30亿元的总价拿下了当天拍卖会上最大的一幅住宅用地。

  5月28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官网显示,广州将于6月26日以拍卖方式出让7宗地块,起始总价高达198亿元。7宗地块主要是商务和商住用地,集中在广州金融城、广纸以及广钢新城等旧厂旧村等改造地块项目。

  信息显示,地块起始总价达115亿,楼面价高达1.6万元/平方米。其中2宗商住混合地总占地面积达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因其面积巨大,地处市区注定将成为焦点。

  此外,天津、昆明等地也明确表示6月份将有多宗土地挂牌转让。

  这都被广泛看作是继房价回暖之后土地市场抬头的信号。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也认为,下半年将是土地市场的窗口期,房企在一波上行行情,将积极去化,去化的下一步即是积极补仓。

  不过也有分析者认为,下半年土地市场未必会升温。

  “土地市场的冷热,直接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交易情况。眼下,群众购房意愿上升,很多人看涨房地产行业。如果不抓住机会尽快去化,而是选择过早补仓,一旦楼市稍微降温,企业库存高企压力依然很大。”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对土地入市速度的控制和去库存速度达到合理配比,商品房供应过剩的情况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该分析人士还表示,很多房企正在朝着多元化和轻资产方向转型,对土地的渴望已非“欲罢不能”。

  对于下半年土地市场的预测,他表示,“相比前5个月,肯定会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应该不会太剧烈”。

  (中国经济网 郭晓伟)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