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一种法治的潮流,是世界大势,并不是为了打击谁,整治谁,而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法治政治和法治政府。为了将发反腐败进行到底,有必要实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
文 | lgk鲁国法治
来源 | lgk鲁国法治的法律博客
现在全国反腐败进行的如火如荼。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拉开了历史上少有的自上而下的肃贪大幕。这是一场政治活动,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走向的大事变。腐败自古有之,中外有之,独中国近现代史尤甚。中国是继续走安稳传统的老路,还是选择法治大道,反腐败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反腐败是法治的呼声,是中国领导人走法治之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的表达。
什么是腐败呢,腐败就是通过权术获得财富而造成的政治上的一种萎靡不堪的现象。通过权术获得财富一般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现象。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在现在阶段,按劳分配还有许多阻力。在商业上,由于资本追求最大利润已经成为资本和企业家的天性,一定程度上的不劳而获已经合法化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是人们能够容忍的。不劳而获是所有追求财富的人的梦想,对于绝大多数经济人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一夜暴富和中大奖都是这种心理。在社会其他领域可以出现这种现象,唯独政治领域不行。
腐败是法治的最大障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史已经证明了这个真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都是由于经济压力过大造成的,也就是说都是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在封建社会,人们没有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自由,腐败在短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平安无事。但商品经济发达起来后就不行了。政治上的权利和自由往往是经济上的权利和自由的反映。商人往往是不能容忍被剥夺自由的,也就是说,对于腐败的容忍度,商人比农民更差一些。但商人的力量弱小,后来商人和产业资本家结合起来,他们的力量就强大无比了。所以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法治是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反映。同理,在我们国家,既然希望建立市场经济,那么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政治形态就是法治。不搞法治就会对市场经济造成危害,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
腐败的形式表现为贪污受贿等等,表面上是获取一些财富,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本质是造成政治活动的萎靡不振。在现代社会,经济需要发展,同时政治活动也需要发展,要与经济活动相匹配。政治活动也是一种劳动,没有政治领域的劳动,社会就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而现代化的经济需要社会的精确运转。政治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第三产业,而且是一种高效能的第三产业。腐败阻止了公务活动的高效性。既然人们可以通过权术获得财富,那么谁又愿意通过劳动来获得财富呢。并且腐败天生排挤和打击正常的公务活动。腐败在政治领域是一家独大,是一种超级垄断。它不但在利益输送上打击正常政治活动的人,甚至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极尽造谣之能事,说它祸国殃民一点也不为过。腐败的直接受害人和最大受害者不是百姓,而是那些从事正常政治活动的人。这些人往往被腐败分子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政治上的一些兴风作浪的人往往就是一些腐败分子。腐败直接危害正常的政治活动和破坏正常的政治秩序,是专制政治的产物,与法治政治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在建国初期,领导人提倡为人民服务,那时公务员称为干部,提倡奉献精神,克己奉公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领导人又提倡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财富增多了,但在政治领域究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形态没有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法治一直没有进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但腐败来势汹汹,让党和人民措手不及,法治终于成为一种共识。
反腐败是一种法治的潮流,是世界大势,并不是为了打击谁,整治谁,而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法治政治和法治政府。为了将发反腐败进行到底,有必要实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反腐败实际是一场政治改革,将极大颠覆五千年中国政治观念,也将是中国政治最高智慧的产物。领导人已经树立了雄心壮志,对于这场触及政治人物灵魂和利益的大变革,人民将拭目以待,将以无比的热忱参与其中,也将给与领导人最大的鼓励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