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法官保障制度应与深化司改同行

发布时间:2016-04-09      来源: 人民法院报    点击:

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石,干系全面实现依法治国之源。法官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正司法之本,因此,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应与深化司法改革同行,在司法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法官保障制度建设亦应提上日程。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走上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快车道,其中司法改革当属尤为引人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司法改革也是热门话题。其间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抑或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领导接受媒体采访,都向社会昭示了我们党和国家深化司法改革、公正司法的决心、信心以及深化改革的措施与方向。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具体内容与阶段目标。与此同时,社会上对此前、此间发生在法官身上的一些事件也予以了极大关注。如以年初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马彩云法官以身殉职为典型代表的事件在近期屡有发生,同时,一些年富力强的法官辞职离职的现象也引发议论。

  司法改革被予以极大关注,反映了我国社会对于司法改革寄予的厚望。而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改革取得积极成效,都离不开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如人民法院要进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改革,就需要富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具体依法操作案件的审判过程。由此来讲,保护好共和国的法官,事关深化司法改革的成败。但是,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一些基层法院发生法官流失断层的现象,这些潜在的司法人才危机,如果不引起重视,定会成为阻碍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司法隐忧。

  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应与深化司法改革同行。法官保障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应当正确认识,而且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面。法官保障制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既涉及法官职业保障,也涉及法官个人和家庭保障,既包括履职保障,也包括人身及其安全保障,既应根据改革进程制定新的规则,也应严格落实已有的法律规定。从目前形势来看,保障法官队伍健康成长是深化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当重视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其中有两种倾向应当避免:一是不予重视;二是片面重视。现在如果谈及法官保障制度建设,有些学者或者法官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薪资待遇,如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如何克服各种干扰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保障制度的确重要,但是法官保障制度建设绝不仅限于此。如法官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保障以及法官家人的安全保障等,都不容忽视。司法职业决定了每位法官每天日常工作面对的都是有各种争议的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而不同的利益之争也影响着法官职业的工作危险系数。如果法官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势必损害法官职业尊荣,如果负面影响事件多发,不仅对司法权威造成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国家法律的尊严,影响国家法治建设的成效。

  正确认识法官保障制度的建设,笔者认为,首先有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是正确认识“人”的重要性。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关键在人。这种保障,既包括对“人”的保障,也包括对“才”的保障。对“人才”的保障,既包括对“人才”的使用,也包括对“人才”的培养。应从治国战略的高度,从实现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高度,加以认识。二是正确认识制度的重要性。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关键在制度,没有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深化司法改革的成效就无从依附,法官保障尤为如此。三是要符合法官职业特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80多项改革举措出台具体政策、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落实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改革任务,建立健全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笔者认为,这其中“符合职业特点”异常关键。法官职业特点与司法规律密切相关,建立健全法官保障制度,不能违反司法规律。

  同时,落实《实施方案》,对改革举措制定具体措施,应当关注国家规范体系内的和谐一致,尽可能地避免或杜绝规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已经立法确定的对于法官保障、司法公正保障有重要作用的司法制度,在深化司法改革过程中,亦应注重贯彻实施。如我国诉讼法有关案件审限的规定,这些明确规定表明,案件的审理需要一定的周期。但是目前由于诉讼或非诉案件增长迅速,多数法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法官超负荷地工作,从短期来看,办案效率大为提高,矛盾、纠纷得以快速解决,对于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等均具有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法官也是人,就法官个体而言,长此以往地超负荷工作,加快审结案件速度,不仅于法官的身体健康不利,也有违司法规律,久而久之,难免会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而我们乐得所见的是,通过司法改革,使我国的成熟立法得以全面实施,使不健全的立法得以完善。

  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石,干系全面实现依法治国之源。法官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正司法之本,因此,法官保障制度建设应与深化司法改革同行,在司法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法官保障制度建设亦应提上日程。

(作者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