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留住法官助理:法官流失,助理也流失

发布时间:2015-08-12      来源: “法租界”    点击:

 作者:滑璇、苏永通

  来源:“法租界”

  “没办法,这份工作性价比太低,晋升空间又非常有限,所以能走的都走了。”

  招聘并善待法官助理,实际是为法官分担办案压力。“只有助理数量充足、专业过硬,法官才能从事无巨细的事务性、程序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审案、判案中投入更多精力。”

  王夏是北京某法院的法官助理。开庭时,法官、书记员、原被告和律师都有专属席位,但她没有。

  本来,王夏可以搬把椅子坐到法官和书记员中间,但那里没有电脑,没有写着“法官助理”的小牌,连桌子也没有。“而且开庭时法官提问、书记员记录,助理完全不知道该干啥。坐在上面傻傻的,太尴尬了。”

  除了开庭时的席位,法官助理们的地位和前途更加让人尴尬。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9年的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就提出“可以对法官配备法官助理……进行试点”,5年后又出台了《关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开展法官助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但时至今日,全国仍然没有关于法官助理权责、待遇、晋升路径的统一规范,以致各地法院各自为政,甚至一个法院的各审判庭间也是各行其是。

  “尤其现在控制法官员额,不仅助理升成法官更难了,一部分法官还得重新回去做助理,这让很多人心里没底。”一位年轻的北京法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不知道这轮司改过后自己能否保住法官身份,更不知道万一回到助理的起点将要何去何从。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不确定。”

  1、压力暴涨“能走的都走了”

  两个月前,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万选才公开表示,该院法官助理严重短缺,导致司法改革进程受阻,希望尽快完善顶层设计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同属佛山的禅城区人民法院也因为人员流失过快,陷入法官助理名存实亡的被动境地。

  “没办法,这份工作性价比太低,晋升空间又非常有限,所以能走的都走了。”禅城法院民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陈婧说。

  与北京不同,佛山六七年前便将书记员和法官的部分工作拆分重组,形成了全新职位法官助理。2009年,禅城法院从书记员内公开选拔,以确保新职位能者居之。法学本科毕业、拥有5年书记员经验且通过了司法考试的陈婧,在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二十余名法官助理之一。

  最初的一年多里,陈婧从起诉书送达、制作庭审笔录、案卷归档之类的纯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庭前阅卷、证据交换、保全、调解、调查等一系列审判辅助性工作中,偶尔还能草拟一两份简单的裁定或判决。当时,禅城法院的法官、助理、书记员配比是1:1:1,所以“工作不太累,事情又比较专业”,让她觉得度过了一段岗位“蜜月期”。

  与佛山相似,深圳的法官助理也是与书记员全然不同的独立职位,只是工作内容中多了一项起诉书送达。

  在深圳盐田法院法官助理杨曼丽看来,送达在所有工作中最辛苦,几乎耗费了50%的精力。“有的案子有十几个被告,有的被告有户籍地、住所地、居住地等六七个地址,很可能每一个地址你都要跑上一遍。”更可怕的是,跑遍所有地址后依然不见人影。“这时你就得找邻居、房东、物业、居委会、派出所等一切你能找到的人,让他们帮你签字证明,这个地址里被告确实不存在。”

  盐田法院的另一名法官助理何家纬笑着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配合我们的工作。有时,这就像证明上帝不存在一样困难。”

  在一些民事案件中,法官助理还要帮忙维持庭审或调解秩序,甚至帮着法官拉偏架。在调解一宗离婚案时,夫妻双方为了争夺抚养权都拉着孩子死命往怀里拽。调解室里孩子哭大人叫,瞬间乱成一团。“当时身边没有法警,何家纬就得往上冲啊,不然孩子会被伤到。”法官孙小玲说,那次的混乱中,不知哪一方的当事人还踹了何家纬两脚。

  与盐田相比,禅城的民事案件可谓数量巨大,法官助理们的压力也因此暴涨。特别是2011年以后,禅城法院的法官助理、书记员每年都会走上几个甚至十几个,想要达到1:1:1配比根本不可能。从那时起,陈婧不得不填补书记员的空缺,把制作庭审笔录、案卷归档等工作也一起顶了下来。

  “去年年底,一个书记员——还是个男孩儿——年终结案后痛哭一场,然后辞职去做律师了。不为别的,就是案子太多,太忙太累了。”禅城法院法官田媛说,像陈婧这样的助理,肩上的担子比书记员沉得多。

  2、没有编制可能当一辈子助理

  与繁重琐碎的工作相对应的,是难如人意的薪金和福利。

  在深圳、佛山等地,绝大部分法官助理属于非在编的合同制聘用人员,杨曼丽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初到盐田时,三千多元的工资是她的全部收入,“大概还没院里的司机、食堂的大妈拿得多”。三年里,杨曼丽的工资虽然涨过一次,但税前三四百的涨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禅城,陈婧已是工作了11年的老资格,每月工资依然不到4000,只比普通书记员多出160块钱的岗位津贴。一年到头奖金、过节费等加在一起,仍不足10万。

  “关键问题是,只要你没有编制、没有公务员身份,就不可能变成法官。即使你在这里干一辈子,也只是个助理而已。”杨曼丽说。

  陈婧至今记得2011年休完产假回来上班时的情形,身边的助理在几个月里走了一片。“那几天听到的,都是又有同事离职的消息。”

  也正是从那时起,禅城法院里来自佛山大学等本地高校的新人越来越多,而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远道而来的同事越来越少。陈婧说,那些好学校里能力强的学生多,来到禅城干一阵子就走的也多,“反而是本地毕业生,很多人家在这里,后期流失的相对少”。

  对于聘用制法官助理来说,获得长久而稳定的公务员身份是最主要的出路,大部分人都把每年的国考、地方公务员考试当作工作之外的生活重心。

  1981年出生的陈婧,大学毕业后就不断参加公务员考试,即将考到35岁的年龄上限,却依然没有放弃。这两年,法官田媛一直鼓励陈婧复习,甚至在考试前招聘实习生为其分担工作。

  其实,田媛和陈婧是同时进入禅城法院成为书记员的,但前者在2006年获得了公务员资格,如今已是民一庭的审判长。而后者却依然在助理的位置上没动,拿着最少的钱,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能力方面,陈婧甚至比庭里的一些助理审判员还要强。但她就输在一个编制上,很亏。”田媛说。

  田的杨曼丽也把希望寄托在各种公务员考试上。她先后参加过深圳法院、检察院的考试,还去广州参加过国考。“但竞争太激烈了,有时一个岗位就有两百多人报名,希望非常渺茫。”如果让杨曼丽说出现实工作和预期的差距,那就是她本以为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用不了两年就能考上公务员。“但现在,我已经离读书越来越远了,静不下心来复习。”

  依据田媛观察,肯留在法院做助理的绝大部分是80后,也有个别70后,“因为心里相对踏实”。而与女生相比,男生更不甘于既看不到前途,也看不到“钱途”的现状,总是想方设法也要离开。

  而在北京,随时可能重返助理岗位的年轻法官更是心慌不已,有人甚至因此辞职转行。对此,王夏很能理解,“如果他们以后不能审案了,判决书上也不再有自己的名字,确实挺没存在感。落差很大。”

  3、善待助理:涨工资、加人手

  为了留住人,盐田在2014年10月实施了聘用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大幅度提高法官助理待遇。

  盐田法院研究室主任张明军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我们把法官助理、书记员、行政文秘、工勤服务等多个岗位区分开,为法官助理等单独制定了工资待遇标准和晋升通道。”其中,聘用制法官助理被分为五级,岗位人员每工作一至三年可晋升一级,每年按照80%的人数比例择优晋级。

  工资方面,法官助理三千多的起薪瞬间提高到五千多,且每个级别都有增加,最高可以超过一万。杨曼丽过去每月到手三千五六,现在一下变成了6300多元。“反正有了这个待遇,吃饭、买衣服就想着不要太节省了。”杨曼丽说。

  而今年7月,广州中院也出台了《审判辅助人员管理改革方案及六个配套办法》,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为广州中院增加143名法官助理,工资福利待遇按8.84万元/人/年核定,并纳入市财政保障范围。消息一出,广州各基层法院纷纷仿效,迅速改革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今年的校园招聘中,除广州中院招录45名法官助理外,白云区法院、天河区法院分别招录了133名、178名审判辅助人员。

  张明军说,招聘并善待法官助理,实际是为法官分担办案压力。“只有助理数量充足、专业过硬,法官才能从事无巨细的事务性、程序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审案、判案中投入更多精力。”

  2012年,广州中院院长刘年夫做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该院审结一起普通案件通常涉及六七十个环节。像诉前调解、接访答疑、草拟文书、综合材料等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超过了全部办案时长的40%,完全可由辅助人员完成。否则,法官平均一年办案120件至150件已是极限。

  与广州法官相比,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不足200人,2014年受理案件54988件,年人均处理案件近300件。对此,广州中院民一庭庭长张坚雄表示,如果没有大量审判辅助人员的参与,美国的法官也无法完成庞大的工作量。

  田媛认为,作为法官助理,最重要的素质是“责任心”。“因为在现有的制度里,法官是案件的第一责任主体,如果助理责任心不强、出了纰漏,最终还是法官担责。”

  禅城法院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一名法官助理填写判决模板时,写错了审判员的名字,被当事人到处投诉。最后,该案主审法官因为难以承受巨大压力,引咎辞职。“其实就是落款写错了而已,如果当事人不闹,出个补正裁定就可以。可是问题一旦被放大,风险就不可控了。”田媛说。

  北京的一位法官也与田媛有着类似的担忧。尽管手下有一名法官助理,但绝大多数事情他仍要亲力亲为,“真的不敢把活放出去,怕出问题”。

  拥有公务员资格的何家纬,入职不过一年多,已经开始草拟简单的判决、裁定。法官孙小玲说他进步很快,属于有责任心、爱思考又机灵的那种。对于未来,何家纬暂时没有长远规划,他认为自己的能力远不足以胜任法官。“而且司改没完,将来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知道。即便以后有机会做法官了,也会先考察现在的本职工作有没有做好。”何家纬说。

  (应受访者要求,王夏、陈婧为化名)

 

求带走

分享知识,传递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