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别了,军转法官,道一声感谢!

发布时间:2015-07-20      来源: 法官之家    点击:

作者:左文明,云南省陆良县人民法院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我把退休证递到他的手上时,他的眼里充满着一种失落和不舍,但他仍然在岗位上忙碌着,仍然是在规定的下班时间到了时才下班,军人的那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敬业精神,真是令人佩服。他是我们法院最后一名军转法官,他黯然而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他又奉献了20多年的工作岗位。他的退休,对于我们这个基层法院来讲,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却未必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军转干部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转业后就大量被分配到政法队伍里,从而成为那个时期政法队伍的绝对主力。时代在发展,当时间过去了20多年,到了9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经过正规学校教育的毕业生被分配进了法院后,军转干部进法院就开始受到非议。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我们国家的司法事业做出过特殊的贡献。

 

那时文革刚刚结束,一切都还是在百废待兴之中,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人才,军人以其特有的政治和文化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那个时候法官队伍的不二人选。可以说,我们今天法官队伍的作风里依然有着中国军人的影子,我们的司法传统中依然有着中国军人的灵魂,我们的司法大厦的基石依然是建立在中国军人的肩膀之上,军转干部们对司法的贡献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后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逐渐取代军转干部成了法官队伍的绝对主力。从进入新世纪至今的15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基层法院就再无军转干部进来,那道曾经的风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即使今后仍有军转干部能成为法官那也是与其他人成为法官是一样的标准和条件。

 

所以,有些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慢慢地改变,我们不必拿着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事,然后对过去的事说三道四,如果我们处在那个年代里,我们未必就一定比那个时代的人更优秀。今天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却在指责他们不够高,这其实是相当地不厚道,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其实,我们都是在从高高悬崖边上一次次地坠落中,才渐渐长出了能够飞翔的翅膀。

 

我院最后的一名军转法官退休了,他或许代表了一个群体将逐步地退出中国的司法舞台,别了,军转法官!这是历史的必然。其实他们当初的选择也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那也是历史的必然。他们的是非功过自有历史和后人评说。但今天的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道一声感谢呢?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