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法治之声|法官律师转行 谁是“道士下山”

发布时间:2015-07-18      来源: 人民法院报    点击:

 作者:郭敬波,来源:人民法院报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道士下山》近日上映,影片大意是一个生长在山上不谙世事的小道士,被师父赶下山去经历现实社会恩怨、仇杀、生死等人性丑恶之后悟道,并重新回到山上修道的故事。诚然,不经世俗,何以得道;不经诱惑,难言定力。这种人生道理放之四海皆准,在法官与律师身上也同样适用。

  当司法改革风雨欲来之时,湖南高院40岁的女法官“解甲归田”做了律师,此新闻引起了社会对于“法官流失”问题的热烈讨论。而近日上海“千万律师”转行做法官的新闻,又让议题发生了反转,原来法官职业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至少在法官与律师职业互易之中,法官总算是胜出了一个回合。

  坐在审判台上的法官,虽阅尽了世俗之争,人间冷暖,但不客气地说,仍然可能只是山上闭门修炼的“道士”。许多法官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晒桌面上成堆的卷宗,晒自己加班加点到灯亮人稀才回家,以显示自己的职业操守。然而,法官在谈“千万律师”转行时,却有那么一丝羡慕嫉妒人家一下子就是三高法官,恨自己辛苦多年生活仍捉襟见肘,恨自己在基层快退休了还只是个科员。

  法官可以说“自甘清贫”,实际上可能只是“囊中羞涩”;法官可以说“看淡一切”,实际上可能只是“一无所有”。如果说笔者这样说是看低了法官的道德情操,那么有没有法官因为法院减了千元办案奖而愤愤不平?又有没有法官因为去年端午节发了几个粽子,今年没了而埋怨领导小气?人家“千万律师”肯定就不会这么斤斤计较。从这点上来说,“千万律师”转行做法官,才如“悟出道理重新回到山上修道”的道士。

  有人担心“千万律师”都这个身价了,还有可能“潜心修道”吗?别忘了佛祖本是王子出身,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却舍弃一切而出家修行。清贫更不是法官的专利,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们,个个是腰缠万贯的主儿,大法官布雷耶被称为“股神”,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也拥有不少股权,大法官斯卡里亚还投资房地产赚租金。

  无论“上山”还是“下山”,都是正常的人才流动。把视角过于集中于“千万律师”与“千元法官”的比较,并无实际意义。但我们也应当注意法官与律师职业转换中的“上山容易下山难”问题,法官“下山”即便经过重重艰难辞职,还要受“两年内不得代理案件”、“不得代理原所在法院案件”等限制,不管你是多老的法官,都要从实习律师做起。

  而律师转行作法官,虽然也要经过考试,但那种考试比起任何一个法官都要参加的“公务员国考”来说,门槛要低得多,并且已经停止多年的“法官等级评定”非但为转行律师开了口子,律师甚至可以直接任命为三高法官,那可是基层法官一辈子都摸不着的“天花板”,法官羡慕嫉妒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畅通法官与律师“下山”与“上山”的路径,才是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经之路。作为法院领导层的“道长”,首先要有容得下“道士下山”的雅量,他们“下山”并不是“背叛师门”,而是另一种锻炼与悟道。同时,对于“上山”道士也应当一视同仁。

 

求带走

分享知识,传递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