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叶飘零,法官之家特约撰稿同事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法官,我跟你说,我没钱了,你必须负责帮我找被告要钱去!”老伯的口气斩钉截铁,这已经是杨法官接到他打来的第39个电话。
去年底老伯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在杨法官手里调解结案,被告当场一次性支付老伯5万元,双方再无其他纠葛。当时老伯拿着沉甸甸的5万现金,喜笑颜开,对着杨法官千恩万谢。但没想到3个月后,杨法官突然接到老伯打来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杨法官,我没钱了,你看怎么办吧?”然后从那天起,每天上午、下午,只要老伯想到了,杨法官办公室的电话就从未断过,直到杨法官接起来。
“老伯啊,我跟你解释过几十遍,当初我都准备判决了,是您请求我调解,并且一次性5万元也是您完全同意才签下调解协议的,这个数字已经远远高于判决,您现在怎么还要叫我去帮你找被告要钱呢?这没道理啊!”
“我怎么没道理啊?我不识字,都是你们欺骗我才签调解书的。案件是你办的,我没钱了,不找你找谁?”老伯在电话里继续说到:“杨法官,你必须马上出来跟我见一面,我已经在法院信访接待室了。”
杨法官知道老伯肯定在信访室,这几个月,他每天不是打电话,就是在信访室闹着要见杨法官。刚开始,杨法官还抽出时间去跟他一而再、再而三解释法律规定,但后来发现,这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上周杨法官生病住院时还接到信访室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从老伯口袋里搜出一把刀,提醒他务必注意人身安全。放下手机,挂着盐水的杨法官眼前仿佛出现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画面。
一想到这位老伯竟然带着刀来找自己,杨法官心里又气又火。去年严冬之际,杨法官正在撰写这个案件的判决书,也是接到门卫电话,说老伯找他,于是杨法官将案件的整个情况详细向他解释了一个多小时,老伯最后声泪俱下,请求杨法官无论如何要帮他做被告老板的思想工作,希望比仲裁的3万元多一点。看着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一脸可怜样,杨法官心想要不就亲自去被告厂里走一趟吧,看有没有希望帮老伯多争取一点钱。没想到,字签了,钱也拿了,如今竟翻脸不认人了。
信访室里,老伯一看到杨法官走进来,就大叫到:“你们人民法官不为人民,干什么吃的?”
“老伯,你还有什么问题,说吧!”
“我没钱了,你看怎么办?”
“不好意思,我也没钱啊!”
“我身体不好,胃疼一直要吃药,你们法官不管我死活,那我只能去要饭了!”
“您身体不好建议去医院,我是法官,不懂看病;如果生活困难,建议您回老家申请低保,请求政府救济。这个我们法院真帮不上您的忙。”
“回老家去?我凭什么回老家去啊?我胃病是在你们这地方打工才得的!”
“那我真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帮到您了!”
“你欺骗我调解,电视上不是说你们法官办案要终身负责制吗?既然你欺骗我,你就得负责到底。”
杨法官心一惊,别看老伯年纪大,竟然还从电视上知道了“终身负责制”这个概念!
“老伯,您讲话可得凭良心啊!当时是不是您求着要调解的?签字时我是不是将调解协议书读了一遍给您听了?您拿着5万元现金离开我办公室时是不是再三感谢我的?”
“你读给我听了?你在哪里读给我听的?你拿出证据来啊!”
这可真了不得,老伯像是经过了法律专业培训,连“证据”这个词语都用的出神入化。杨法官还真后悔没工作时间内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
“老伯,当时我读给您听时,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可不只一个两个啊!”
“杨法官,你看看,当时我说要举着这个牌子去政府闹事,去北京上访,是你千方百计劝说我,我才没去的啊!”老伯从随身携带的马夹袋里拿出一张大字报,彩印的,红底黄字,密密麻麻。杨法官眼皮子都不想抬一下,信访室里,这种见得多了。
“老伯,这样啊,您到底想要什么,直说吧!”
“要钱啊!案件最后是你们法院办的,我没钱当然要找你们……”
这可真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啊!
好不容易送走老伯,从信访室返回的路上,杨法官想到老伯刚才说的“终身负责制”这五个字,突然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