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叶竹盛:“懒法官”问题

发布时间:2015-07-02      来源: 民事审判参考    点击:

2015年刚开年的两个月间,津巴布韦首席大法官和首都哈拉雷高等法院的法官吵了一架。吵架的起因是首席大法官奇迪奥西库在司法年度总结大会上不点名批评了哈拉雷高院的一些法官,严厉指责他们太懒了。业绩最差的4个法官,一年总共只判了33个案子,其中只有两个案子还算大案。有个法官甚至只判了两个案子。相比之下,这个法院最辛勤的法官一人就判了72个案子。 津巴布韦宪法保护法官的独立地位,规定法官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能被撤职。奇迪奥西库警告这些“懒法官”,不要拿宪法当挡箭牌,以为可以躲在宪法背后有恃无恐,慵懒无作为哈拉雷高院总共有24名法官,除了3名被点名表扬的法官外,其余21名都坐不住了,很快就针锋相对,给首席大法官写了一封信回应批评。在信中,这21名法官说,奇首席身处高位,不知底层冷暖,没有洞察当代司法的大潮流,还是机械地用写判决的数量来衡量法官业绩,殊不知各种调解、仲裁、安抚等非正式纠纷解决手段也是很高效的。一些法官判决虽然写的少,但是为了解决纠纷付出的辛劳一点也不少。法官们还写到,奇首席自己还经常指派高院法官做些裁判之外的工作,比如那位一年只写了两份判决的法官就受委派承担了一些其他事务。法官们说,奇首席不公正的批评使他们感到羞辱、灰心和沮丧,为了洗脱罪名,他们希望奇首席能提出一个更为公正、客观的考核体系,也“欢迎和盼望”公众来评价、讨论和考核他们的业绩。更精彩的是第二个回合。面对法官的集体反弹,奇首席不甘示弱,严正声明:“我和你们的战争不会停止,除非你们不再偷懒。”奇首席发表了一份声明,他将亲自挨个召集“懒法官”到自己面前来解释为什么去年的审判业绩那么差。未来他还会将“懒法官”名单提交到司法服务委员会,考虑是否弹劾。根据津巴布韦宪法规定,“严重不称职”的法官可能遭受解职津巴布韦的法官之战还在延续,哪方最终胜出还有悬念。此事虽然发生在遥远的非洲,中国的法官同行们对此却不应只抱隔岸观火的心态。假如按照奇首席的标准,以往中国的一些“法官领导”都会被列入“懒法官”范围。目前正在进行的法院员额制改革将促使所有法官都走上审判席,但却未必能够根除“懒法官”问题。近来我经常听法律界朋友们聊起法官“懒政”的现象。一些“法官领导”转身变为审判长之后,领导余威仍在,在选择案子时会有所挑剔,例如只挑案情简单或是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的案子。还有一些审判长则将主要任务推给所属合议庭中资历较浅的法官来办,自己只需最后“签字画押”。如果说这些现象还算是“内部偷懒”,属于法院内部的矛盾,那么有案不受理、到期不审理、拖延不判决、程序不走足等“懒法官”现象则属于直接影响公众对法院观感的不良现象了。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如火如荼,以往规制法官业绩的指标化管理有弱化的趋势。自上而下的指标化管理曾导致一些不符合司法规律的现象,弱化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错药虽然不吃了,真病却还在,如何在制度上避免出现“懒法官”将是中国司改要回应的一个大课题。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