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重拳治理干部不作为调查:直击慵懒散"痛点"

发布时间:2015-09-30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在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中,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

  第一批,第二批,还会有第三批……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项政策和措施聚焦干部不作为问题,显示出落实“三严三实”、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高压之下,还有哪些官员在顶风为官不为?有哪些具体表现?该如何进一步治理?

  严查不作为干部 “太平官”不好混

  2014年6月,国务院启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首次全面大督查,向外界展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决心。

  一年后,国务院再度亮出督查之“剑”:6月1日起,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辽宁、吉林等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

  ——9月28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经有关地区核查和监察部审核,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大督查第三批问责将聚焦民生领域不落实不作为问题,目前正在督查审计中。

  “种种迹象显示,中央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和力度都在加大,查处的官员级别和数量也在增高,‘太平官’将越来越不太平。”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

  近期被查处的一些干部就是典型的例子。例如,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中,辽宁省阜新市、葫芦岛市虚报完成2014年度棚改新开工任务21302套,7个县(市、区)政府及棚改办15名负责人受到行政警告、诫勉谈话处分。

  记者了解到,审计署也加大了对不作为问题的审计力度。审计署18日印发《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意见的通知》,简政放权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落实中央政策不力的干部不作为问题将被严查。而此前审计署已连续3个月发布公告,点名指出部分地区存在的不作为、缓作为问题。

  例如,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这一重点项目,计划于2014年9月底前开工,总投资194.59亿元。截至2015年6月底,该项目仍处于征地阶段,已到位的1.09亿元银行贷款资金闲置。

  “拖”“踢”“盲”“怠”,哪些为官不为须整治

  记者在各地采访也了解到,虽然在重压之下,大部分官员意识到“太平官不太平”,但是根除为官不为现象并非一日之功,目前依然有部分干部不作为现象顶风而上。

  近期,济南举行电视问政直播,不少单位的一把手被一个个犀利的问题“问红了脸”“问出了汗”。“区政府盖章承诺小区入住前搬迁周边的一家污染企业,为什么入住3年至今仍无行动?”“渣土车夜夜狂奔、满街尘土飞扬,为什么反映半年却是‘有计划无变化’?”……

  还有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给群众添了不少麻烦,“奇葩证明”就是其中的典型。记者近日在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等地的社区进行采访时,社区干部就列举了不少“奇葩证明”:有的人弄丢了存放骨灰盒的证明,殡仪馆不去查自家的原始资料,却让市民来社区开“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的证明;有一对夫妻,为了享受安居房政策,要来开一个“共同生活3年以上”的证明,“我知道你俩是两口子,但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在一起生活?”

  梳理目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虽然五花八门,但从群众的感受来看,主要表现为“拖”“踢”“盲”“怠”等现象。

  ——“拖”。“济南二手车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多次咨询相关部门,他们均表示正在协调、正在制定文件、正在考察,但至今迟迟不见具体措施。”济南一家二手车市场的经理近日告诉记者。

  ——“踢”。近两年以来,全国多地投资公司非法集资倒闭“跑路”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河北省检察院的数据显示,去年,河北省检察机关就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400件,为上年的6.5倍。

  然而对于各类投资公司由谁来监管,却被踢来踢去,使不少案件不能“打早、打小”。记者采访多地的相关部门,各部门普遍的态度是:银监局、金融办等部门认为,他们只负责监管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机构;工商部门则表示,投资公司在登记时无须前置审批,其非法集资活动隐蔽性强,难以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且即使发现也应“先刑事后行政”进行规制;而公安部门则表示,警方只有接到受害者的举报,才能立案调查,无法日常监管。

  ——“盲”。记者在山东、广西、山西等地采访过程中,不少群众都反映,有些企业的污染严重,当地职能部门却无动于衷;山东兰陵县一合作社非法集资几亿元,在事发前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湖北省监利县一开发商擅自违规加建三栋楼,相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制止,最终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怠”。去年9月南昌出台政策严治为官不为,当月南昌市交通管理局女干警张某某上班时间上网购物,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虽然不断查处,但仍有工作人员没有警醒,还在“以身试法”。今年5月4日,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道城管干部魏某工作时间玩网络游戏,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

  为官不为为何仍在不断上演?其背后是一些干部心态在作怪。记者采访发现,少数干部存在不愿担责任的心理,并且受以前不良习气影响沾染过坏毛病,干事怕得罪人、被举报;还有部分干部面对依法行政等新要求,不主动作为、消极应付。

  晋南一位县委书记说,以前一些干部为政绩往往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手段,如今既要好的结果也要规范的过程,有的干部就消极怠工、不积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办法,出现“宁当太平官,只求不出事”的现象。

  扎紧“制度的笼子” 直击慵懒散“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他强调,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畅通,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保证。记者采访发现,治理为官不为,只要各地下定决心落实“三严三实”,办法也总比问题多。而只要努力为群众着想了、办事了,群众也会为政府的努力“点赞”。

  在济南电视问政中,直播现场已经成为各级官员“马上就办”的办公场所:“下线后我们要专题研究,尽快解决”“回去后再进一步加大检查频次,及时处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共同派人,综合治理,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国务院大督查也对有关地方触动较大,起到警示警告、举一反三的作用。据了解,截至8月底,全国已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处置率为29.9%,比6月份大督查时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

  从各地的实践和专家的观点来看,治理干部不作为除了要下决心外,还首先要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7月底,中办已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扎紧“制度的笼子”,中央在行动,地方也在行动。今年7月份,山东淄博、广东佛山、辽宁省都出台治理为官不为具体办法。贵州省黔西南州还创新推出“召回制度”,一年来全州“召回”1900多名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7%。

  在建立完善制度严格监管的同时,部分官员和专家建议,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治理为官不为要形成“权责对等”机制,特别是要建立责任清单。“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该做不做就要追责。”山东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维寅说。

  此外,专家也认为应对官员进行更合理激励,包括完善薪酬体系、建立更科学干部任用机制等,做到“奖优罚懒”,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要进一步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让改革者上”的氛围,激发基层改革活力。专家认为,其中更应该注重把有限职数资源向长期在发展一线、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工作并且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较高的干部倾斜,让“定力强、顾大局、能吃苦、敢担当、操守好”的干部“不吃亏”。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