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建章立制 让红头文件回到严肃的初衷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红头文件”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词汇,因带有红色印章而得名,是老百姓对各权力机关或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如今,日益滥发的“红头文件”引发闹剧时有发生,“红头文件”的五大怪现状遭到网友纷纷吐槽。(10月11日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逐步深入,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人们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但是,少数地方以发布红头文件代替依法行政,一拍脑袋就出台一个文件,致使地方红头文件泛滥,淹没了党中央的声音,架空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红头文件满天飞,因“红头文件”闹出诸多不少的笑话却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现在许多基层市县政府仿佛少了文件就不能行政,屁大个事都要发红头文件,有的文件还闹了笑话,让人哭笑不得。
细数那些因“红头文件”而引发的闹剧还为数不少。如湖南省双峰县县委、县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请求”将涉嫌收购25根象牙的犯罪嫌疑人李定胜取保候审,陕西眉县红头文件卖水泥、湖南麻阳县为贪腐官员公函求情、湖北公安县下发文件规定公务用烟量、湖北汉川市发文为酒促销……此等乱象不免令人心生疑惑。
“红头文件”多由公权部门制订、下发,严肃、权威、庄重、规范是其鲜明的特征,代表的是公信力,但为何闹剧频出,啥事儿都敢发个红头文件,下发的文件互相打架导致企业叫苦连连,甚至于违法“红头文件”无追责先例、无纠错机制” ……
不得不说,“红头文件”是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带有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人们对一些“红头文件”的质疑,关键在于其制定者是否遵规守法,是否坚持执政为民,而不在于“红头文件”这种传递政令渠道的形式。
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要根治红头文件泛滥的现象,让其不再蚕食公权的公信力,损害公共利益,除了制作机关和个人从源头上把好关外,当然更重要的是是否可以建立关于违法“红头文件”责任追究倒查等机制以及通过立法,从而形成“红头文件”不敢随意下发、不能乱发,让“红头文件”回到严肃、规范和法治的轨道。(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