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王琳:收费清单之上不能没有收费法

发布时间:2015-06-10      来源: 法治周末    点击:

缺少依据的收费,层出不穷的赞助捐赠……这些加重企业负担的乱收费行为该如何整治?6月5日,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透露王琳
缺少依据的收费,层出不穷的赞助捐赠……这些加重企业负担的乱收费行为该如何整治?6月5日,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透露,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收费编制目录清单、省级收费目录清单近期都将向社会公布。
虽然据戴柏华透露,“经过多年清理,收费大幅削减、规范性明显提高”。但他也承认,“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仍存在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这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有的表现为越权收费、无证收费、搭便车收费,有的表现为扩大范围收费、提高标准收费、不提供服务一味收费等。
乱收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的原因,包括政府部门对市场干预仍然较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到位、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倾向明显、税费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等。
乱收费问题由来已久。民众对此的诟病主要集中在所谓的“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许可)上,其中名列首位的正是“行政乱收费”。面对这类行政乱象,行政权尤其是各级政府并未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一次次地发动清理整顿,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治乱”浪潮。
但这些高度依赖于行政自觉的运动式治理收效不大。有关乱收费的禁令几乎年年三令五申,却被有的部门与地方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化解了。若再考虑到“具体工作还是由基层官员来做的”等情况。于是乎,就有了“一乱就治、一放又乱”的反复与循环。
囿于自身的利益纠葛,也囿于过往以行政自觉来治理行政乱收费的局限,走出“治乱”怪圈的路径必然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在行政权内部,要实现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衡;在行政权外部,要实现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以及对行政权的制约。
从上至下,为所有行政收费编制目录清单,无疑是作为一种内部制衡而被实践的。这种收费清单也可视为整个公权力“清单”的一部分。当然,它的编制还应伴随着合法性审查。也就是说,编制行政收费目录清单,并不是对现存所有行政收费的合法性确认,而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对现存所有行政收费的保留或撤销——合法地编入清单,不合法的直接予以废止。
行政收费的本质就是公法上的财产转移,是行政机构在税收之外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职权行为。实际上,在法治成熟的国家,行政收费要制定相关的法律。
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无一部行政收费法,至于规范单项行政收费的法律规范也少之又少,行政审批仍是设立收费项目的主要途径。换言之,今天仍在被收取的“行政收费”绝大部分均来源于行政机关的自我授权。
没有立法的制约,单凭行政权内部制衡,实难对行政乱收费起到彻底整治之效。处于进行时的行政收费法在当下的问题并非要不要立,而在如何立,如何来破解难以避免的行政部门与地方政府基于利益自保的抵制。
行政收费法案的起草上应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应从现在起就让广泛的民意能够伴随着立法的始终,同时应尽量减少行政权力影响立法。
(作者系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