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当官不作为,何以为官?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晓晓梅投稿    点击:

当官不作为,何以为官?
 
   28日,在甘肃庆阳市委常委会上,庆阳市委书记栾克军引用媒体报道,直指一些地方的基层官员“不作为”问题。(新华网 5月29日)
   “当官不作为”的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身上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懒散、甘于平庸的消极怠工心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工作态度摆端正,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于工作上,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认识。这种“太平官”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腐蚀党员干部队伍,阻碍改革发展大计。
 当官不作为,何以为官?“当官必须有为,无功就是过错!”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5月12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表示,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干部懒政、庸政现象,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予以坚决治理。“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就应造福一方,做官就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面对这种“官员不作为”的现象,笔者认为,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让此顽疾“下马”。
    首先,对懒政、庸政、怠政行为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对为官不为的典型事例,要及时公开曝光,这也是对干部不作为的一种威慑和警示。如此,才能让那些“为官不为”的领导干部们心存畏惧、不敢不为。
    其次,健全考核体系,逗硬奖惩。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绩效考核机制,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考评内容。严格考核标准,重点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快干慢一个样”的消极怠工问题。规范考核程序,确保考核过程公平、公正。同时,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切实将考核结果运用于推优、干部晋升中,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加强干部自身思想素质教育。干部自身是主体,要彻底根除“为官不为”的行为,就要干部从思想上根除这个观念,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管理,让干部将“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的自觉行动,严格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才能给人民群众交付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笔名:晓晓梅)
联系电话:15281679955
邮箱:852617031@qq.com
地址:绵阳市三台县樟树路12号
邮编: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