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全面从严治党,首在守纪律讲规矩(前沿观察·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

发布时间:2015-05-19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人民视觉

  守纪律、讲规矩,近段时间格外“热”。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深入推进,守纪律、讲规矩居于首要位置,“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已不单是思想动员,现实中正“动作”频仍、深入破题。

  一个86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无纪律必松散,无规矩必混乱。于我们党而言,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任何时候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从今天起,本刊推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系列述评,欢迎大家踊跃投书、发表灼见。 

  ——编 者

 

  5月11日,一段网络视频引起轩然大波:“国家规定是狗屁”“我就不讲法”“谁提意见开除谁”……这些雷人雷语,出自山西古交市客运管理办公室原主任任长春之口。目前,任长春已被“双开”。

  此前两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浙江调研时,再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虽然此段惊人视频录制于2014年,并非直接“对抗”,但任长春的“任性”,也着实令人瞠目。这也再次表明,中央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既是“必需的”,也有待持续发力,不可有丝毫松劲。

  越是挑战前所未有,越需全党拧成一股绳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大战略,必须站得高一点、望得远一点。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从严治党,前进有了路径,但焦虑依然存在。一季度,仅仅一个经济增速就牵动无数人的敏感神经,但对于在13亿人口大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同等级别重要的事情不胜枚举。

  越是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观念冲撞期,越是需要“主心骨”。在中国,这个中流砥柱,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而她怎样才能扛起这千钧重担?

  “越是挑战艰巨,越是需要全党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建专家提醒我们,要注意两个时间节点,一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强力反腐,全党面貌为之一新,全党信心为之一振,是以党的十八大为起始。二是:2014年底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守纪律、讲规矩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此为分野,此前的一应举措都是在重树纪律和规矩,重塑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的态度,而接下来持续地强化守纪律、讲规矩,则将更加深刻地改造全党。

  梳理可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可谓反复强调: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在湖南考察时,要求“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研究改进作风时,指出“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及至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全面深入阐释守纪律、讲规矩。可见,在全面从严治党布局中,守纪律、讲规矩无疑占据首要位置。守纪律、讲规矩,在当下已是高频词,未来更将时时响起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耳边。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从破坏纪律和规矩始

  在中央某机关任职的小崔,最近填了一份表格:《干部家庭主要成员社会关系情况报告表》。这是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之后,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监督触角的再度延伸,家庭主要成员的一些情况同样纳入了报告范畴。

  与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相同,组织人事部门还将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填报不实信息的将遭到处罚。很多人应还没有忘记,2014年中组部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因抽查核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发现问题,已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被取消提拔资格,有数十名厅局级、县处级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有一个省通过抽查核实将6名发现有问题的省管干部移交省纪委调查处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在领导干部群体中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纪律和规矩意识正在浓郁起来。

  然而,仍有一些“任长春”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有的干部面对一些重大问题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有的干部脱岗离岗,不向组织汇报;有的私自涂改档案,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这些行为都是在回避监督,目无组织、目无纪律。

  已经查处的很多案例证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然后是违反纪律,进而发展到违法。我行我素、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最后都要栽大跟头、出大问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受审时悔悟,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写下的“万言悔过书”中也讲到,“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

  湖南衡阳的贿选案,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案,其背后都有纪律松弛、政治生态恶化的严重问题。“严明纪律和规矩,是党中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的针对性回应,切中了时弊、抓住了要害。只有严明纪律,才能逐步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张荣臣说。

  纪律和规矩是“带电高压线”,不容“情有可原”“下不为例”“法不责众”

  5月4日,上海市出台文件,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要求市级领导干部的配偶不得经商办企业;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在本市经商办企业。

  此项规定,上海“率先”,各方关注。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这项规定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很明显,上海的做法,是先“试水”,待成熟后,推广可期。

  这又是一项极有针对性的党内法规约束。事实上,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都对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刚性,应是“带电高压线”,不能搞“情有可原”“下不为例”“法不责众”。他说,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个个腐败案例,尤其是一些地方、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说明在这些地方和系统,党的纪律、规矩被严重忽视,“不是没有纪律约束,不是没有规矩限制,而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传承,下一步既要完善,更要强调执行。”

  党建专家还特别提醒,当前纪律和规矩还面临着一些潜规则的“挑战”,如有的党员、干部信奉“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有的党员、干部“不贪不占也不干”;有的党员、干部“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这些都对守纪律、讲规矩形成反向作用,未来如何消除潜规则的影响需认真破解,能否拿出切实有效的因应措施,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守纪律、讲规矩的成效。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9日 17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