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章”难求的背后是唯利是图,更应简化手续

发布时间:2015-05-05      来源: 左仁军    点击:

          一“章”难求的背后是政府部门唯利是图,更应该简化行政手续,一个章,最多两个章就完全可以了。

          据媒体报道,某省一位全国劳模,参评时报送材料要盖8个部门公章。自己跑了几天没盖好,省委领导得悉后派人督办,才在最后一刻把章盖齐。(2015年5月5日人民网)

          看了这则新闻,我也像大多数网民一样好想骂几句粗话,有的政府部门真的是“拉着不走、打着倒退”,明明是要评选劳模,却变成了别人要申请当劳模,明明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却变成了绊脚石。

          这让我想到当今的热词“转变政府职能”。怎么转变?无非是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然而在现实中,有的政府部门最让喊着转变,行动上却是盯着利益不放。事情来了,对自己部门有利,就改自己部门管了,对自己没有好处,就改别的部门管了。有人说最好的管理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变成了“个别有权的人有事做,有利益的事情人人争着做”。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事情非要去管,这样做的结果是老百姓强烈盼望的事情无人理睬,老百姓强烈反对的事情偏偏有人要胡作非为,这就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

          政府部门的权利体现在“印章”上面,这大概要算中国特色。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证就没有什么印章,并不会降低其毕业证的含金量,而我国一些大学毕业证要盖几个鲜红的印章,不照样被人怀疑是假文凭?可见,印章不过是一个符号。但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偏偏要迷信这个符号,有时候哪怕明明知道别人是是托关系、走门子盖的印章也自欺欺人地当做真的,岂不可笑?

          论是政府部门拿鸡毛当令箭见着利益就往上钻,处处设立“检查站”,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的部门敢盖章,我就敢一路开“绿灯”,本质上都是政府部门 “近视眼”,一切以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不过前者是直接谋取利益,后者是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害。

         老百姓不是傻子,政府部门的这点心思谁都明白,只是碍于政府部门的强势地位,只要最后事情办好了,也就不再追究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但是,就好像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一样,谁都不愿意与“眼睛里只有利益”的人来往,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什么“干部群众心连心”,都会逐渐地被自己的所作所为侵蚀掉。(任君)




--
姓名:左仁军,单位:中共四川省三台县委组织部,联系电话:0816-5336883,手机:18781130003,QQ:28802243,邮编: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