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耳聪、眼亮、嘴实、心明才是领导样

发布时间:2016-05-1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常听人说某领导很有“领导样”,也听到过有人说某领导没“领导样”,还有人说当领导就该有“领导样”。大概每个人心里和眼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领导样”,用以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样”究竟是什么样?
到基层调研,有百姓直言自己期待的“领导样”,就是常来基层看看、为民办事不怕麻烦。有些挂职的“第一书记”,脱下西装就能下地帮老乡干活,张口就能说出谁家“五保”、谁家有大学生,群众对他真心拥戴。有些挂职干部自恃是“上头派来的”,见了本地干部群众高人一等的样子,到处吆五喝六、指指点点,真正的实事却办不了几件,群众难免嗤之以鼻。(2016年05月12日人民日报)
    在群众心中,“领导样”其实很多样,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疾声厉色、不容瑕疵;有的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有的长于沟通、八面来风;有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为什么这些“领导样”令人印象深刻?就在于这些“素描像”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实干。西装革履,高高在上,貌似很有派头,其实群众并不欢迎。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干在前边、走在前头,才是深得人心的“领导样”。
   新闻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2/c_128976961.htm
    “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领导样”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不在于外在的风度,而在于内在的气度;不在于外表上的派头,而在于内心执着干事的劲头。一心为民、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领导样”,正是“公仆心”的外在反映。言语亲和,是质朴作风的外露;气度不凡,是修养深厚的折射;运筹帷幄,是勤奋学习的必然……修炼好“内功”,展现应有的精气神,“领导样”才会既饱满又悦人。
     如何做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是很多地方官员一直在探求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做到耳聪、眼亮、嘴实、心明豁然开朗,用自己的眼睛多看看,用自己的脑袋多想想,勤练脚力、眼力、脑力,何愁抓不准群众最关心的难题?
为官之道,在于为政,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亲民、爱民、利民、为民一直是领导干部永恒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唯有摆正身态、率先垂范、服务群众,方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改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工作在基层的领导干部,面对基层工作的脏、乱、差,不免心生畏惧,感到困难,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装着老百姓,把百姓祸福冷暖时刻挂在心头,竭尽全力融入群众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干部,要端正“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的工作态度,才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放开膀子,勇于担当。艰苦危险的工作,就要迎难而上,好不犹豫地抢先去干,干部的一句“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就可以赢得群众的好评。
 群众最淳朴善良,群众最知道感恩,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真正为广大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把精力用在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上。
 只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深怀爱民之心,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服务好。把真正的领导样展现出来,这样百姓才会信服称好。
耳聪、眼亮、嘴实、心明才是领导样。
 
 
 
作者:丹心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