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领导干部要能慧眼识宝

发布时间:2016-05-1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人民日报5月13日消息,山西省省长李小鹏日前在研究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说,当前,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过程中,涉及的转岗安置人员多、任务重。但需要转岗安置的国有煤炭企业职工不是包袱,恰恰是一笔宝贵财富。
改革,有立有破,有去有存,往往会给一些人带来更多的实惠,也会让一些人利益受损,这是客观的,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是到底让谁多得实惠,让谁有所损失,这却是完全可以掌控的。我们的改革目的是要找到更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更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更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如果我们的改革以牺牲最基本群众的利益为代价,那就有悖改革的初衷,偏离改革的正确方向。
山西省领导把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转岗的职工视为“宝贵财富”,而不是“包袱”,这真是慧眼识宝,难能可贵。这不仅体现出了爱民之心、爱民之情,而且也体现出了思想水平和政治智慧。他们在看到转型中过剩人员的安置困难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了国企职工的潜在优势和保护职工利益的政治责任。国有企业职工,他们的骨质里保留着工人阶段的本质特征,具有爱党爱国的思想,也有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具有遵规守纪、自我严格要求的自觉性。同时他们还具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确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而不是包袱。如果我们领导有眼不识“金香玉”,把他们作为一种“包袱”扔给社会,那么,我们不仅是没有树立起经济发展的正确理念,没有具备清醒正确的政治头脑,而且也没有具备为民、爱民、利民的思想情怀。更可惜的是浪费了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们的社会不管怎么改革,只要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改革就是正确的,就是成功的,就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因为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我们执政党的根基。根基受损,我们何以立足!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