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外交部官员阐述不接受不参与南海仲裁案理由

发布时间:2016-05-0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王卓伦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6日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阐述了中方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参与的理由。

欧阳玉靖说,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菲律宾等国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所引起的领土问题以及随着新的海洋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的海洋划界问题。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进南海仲裁案,中方对此坚持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对此,欧阳玉靖解释道,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其一,在中国和菲律宾双边层面,双方在此前签署的联合公报、联合声明中已经达成协议,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解决两国争议。

其二,2002年,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条规定,有关争议由直接相关当事国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解决。

其三,2006年,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有关规定,就涉及海洋划界、军事行动、行政执法等问题作出了排除性声明。据此,涉及海洋划界问题,中国不接受公约有关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欧阳玉靖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海洋划界问题中国也已经作出排除性声明。因此,不接受、不参与仲裁,完全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规定。仲裁案一开始就是非法的,无论仲裁案结果如何,中国都不会接受和承认。

欧阳玉靖表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道具,菲律宾企图据此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自己非法侵占中国南海的部分岛礁的行为张目,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的重叠争议。”欧阳玉靖说。

欧阳玉靖举例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通过谈判协商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边界问题,划定边界20000公里,占中国整个陆地边界总长度22000公里的90%。此外,中国和越南通过谈判协商划定两国在北部湾的海上边界。

“这些都是中国双边谈判协商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践行国际法、维护国际法的最好例证。”欧阳玉靖说。

欧阳玉靖强调,仲裁裁决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现实,不会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影响中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与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的政策和立场。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