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张树华:推进全面改革需要凝心聚力

发布时间:2016-04-12      来源: 环球时报    点击:

 经济仍是首要,扎实筑好民心工程

  较之苏联瓦解后俄罗斯的一蹶不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相对衰落,过去近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但近两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地缘政治争夺日趋激烈,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这给中国改革与发展带来严峻的外部挑战。

  而在国内,近两年经济社会态势以及由此引发的社情民意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股市震荡和2016年初以来多地楼市暴涨,它们与汇市和通常意义上的市场(消费、旅游、服务等)形成“四市”联动,导致社会心态中出现焦虑和不安情绪。

  为此,需要准确把握社情民意的脉搏,密切关注干部群众的情绪导向,重视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有效调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齐心合力,推进良性改革落地发芽。要想实现这些目标,经济仍是首要。当前应动员全党智慧打好经济转型升级、就业扶贫等硬仗,特别是抓好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提振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同时还要扎实做好民生工作、筑好民心工程。从国际上看,中国改革一直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我们一直注重政策不能回避绝大多数民众的诉求。民为邦本,民心是治国安邦最大的政治。“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党一直以来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用这一理念审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百姓背负着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等,民众对日常生活中商品服务质次价高、食品药品不安全、旅游天价消费等问题反映强烈,同时又有“雾霾”这样的各个阶层都难以逃脱的心肺之痛。

  民生工作关系到人心向背,为此要出实招、干实事、谋实效,在各领域多开展旨在减轻民众生活压力的民心工程。通过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消费环境、旅游环境,让他们少一些焦虑、紧张,多一些获得感、幸福感。

  防止部门或地方改革变成“纸上谈兵”

  切实做好各类改革方案、政府发展计划等衔接,才能使好的改革措施落地。改革要甩开膀子干,而不只是关在办公室里写。改革既要强调顶层设计,也应继续倡导各地大胆创新实践,鼓励基层部门“摸石头过河”。改革不可能要求上下“一般粗”。中国之大,问题复杂,切要防止改革变成“秀才作秀”“纸上谈兵”,要避免用力不在实际,而是整天咬文嚼字。出台的改革构想、方案和意见再多再好,不落实也白搭。据称,有的地方或部门平均十多天就出台一份新文件,下面还要出台配套文件落实,基层干部反映,看都看不过来,根本无法好好消化,更无力去落实。这样到头来只能损害改革声誉,浪费大好的改革时机。同时,改革还必须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真问题。正所谓“不针对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所有工作都是官僚主义,不解决问题的任何改革都是形式主义”。

  中国如此大,差异如此多,社会和科技进步如此快,这些都要求改革要切合实际,切忌“一刀切”。比如,体现分享经济的网络约车近两年兴起,在乘客中受到普遍接受,各地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它在法规层面仍未被“扶正”,相关部门因此遭到社会民众的一些调侃。

  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上。搞改革不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兜来兜去、自娱自乐。前些日子,某些部门仓促出台一些政策文件,有些涉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有的政出多门,有的朝令夕改,有的不得要领,结果遭到民众吐槽,这些也值得反思。政策制定要查实情、解民意,切实瞄准真问题,把握好主题,切忌改革泛化、庸俗化、民粹化,挑动人们本已焦虑或疲劳的神经,结果反遭百姓埋怨、反感。不要过度透支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真诚支持,不要辜负民众对改善生活的热切期待。

  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

  当前社会利益多元,搞改革确实难。但也正因如此,改革更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宏伟蓝图已定,今后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精耕细作。从严治党要充分相信基层、相信干部主体。不能一人生病,多数人吃药。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支持作风正派、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引导广大干部鼓起干劲儿,积极向上。在全社会形成那种有统一纪律,又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

  目前国际上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让改革家限于内耗,不能让实干家戴着枷锁跳舞,那样只会让我们错失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世界就是奥林匹克大赛场,中国队已有好的领队和热心的拉拉队,但整个队伍表现如何,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练方法和运动员的表现。如果让运动员穿靴戴帽去游泳、去赛跑,则其表现可想而知。我们应划出红线,让选手在红线内竞技;筑好堤岸,让清水在堤岸内竞流,那样中国队就一定能赢得国际赛场的金牌。(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