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破除“权力屏障”应以责任校准权力方向(琥珀)

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实现职责是行使权力的目的,世界上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权力大于责任,就会导致特权或权力滥用;同样不赋予任何权力或权力赋予的不适当,也会导致责任消减或责任推诿。权力与责任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职责是对其的基本要求。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能当“糊涂官”。“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权力使用应遵守纪律规定,以责任校准权力方向,确保权力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
领导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使用权力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权力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只能用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有权必有责,权力与责任,责任与担当,本身就是对等的。权力越大,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负的责任也越大。因此,“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是对领导干部正确权力观的精辟概括和科学论断。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中国时代,世情、党情、国情急剧变化,观念、利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复杂形势,就必须敢于承担责任、规范权力。
权力自古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党员干部,怎样使用好手中的权力,处理好权力姓公姓私的关系,是衡量党性如何的原则问题。常言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是手中的权力会腐败,而是因为权力没有在制度规范中运用,失控产生腐败。综观薄熙来、令计划、周永康等腐败高官,他们手中的权力不可谓不大,可为一己之私,玩弄权力,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历史所唾弃。而像焦裕禄、杨善洲等干部代表,终生却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规范用权,诚心干事,一心为民,受万民敬仰、群众爱戴那是必然之势。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面对种种诱惑,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但有少数人却不善拒绝,不想拒绝。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是自己辛苦“换”来的,只要听上级的话,不惹事,就能升官发财,下面群众之言视为草莽之言无需过多理睬。如此这般便形成了对上级领导面前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对普通群众却颐指气使、爱理不理的荒诞现象。思想上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走向不归路。正确使用权力明确责任需也需时刻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离的。理解、把握、处理好权力与职责的关系,就是要向党和人民负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谨慎地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把权力视为责任,把权力当作奉献,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敬畏之心使用权力。同时又要克尽职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敢想敢干,大胆决断,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琥珀)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