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我国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剑指行政垄断

发布时间:2016-02-20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新华社上海2月19日专电 题:我国将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剑指行政垄断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19日在上海表示,今年反垄断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这对化解产能过剩、激励创新创业将起到推动作用。

  在发展改革委价监局与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上海张江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研究咨询中心”揭牌仪式后,李青表示,相比财政和货币政策,一般人对竞争政策的概念较为陌生。实际上,竞争政策是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经济政策,它包含反垄断、减少市场壁垒和削减专项补贴等各个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文件多次提到“促进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效协调”。2015年末公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更是提出要“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竞争政策可以规范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对于前者主要是反垄断,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发改委和价格主管部门累计查处反垄断案件近百起,经济制裁近100亿元。对于后者,则需要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排除限制竞争。从改革的需求看,规范政府行为是当务之急,也是难点所在。”李青说。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中央先后4次下发文件,对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实践中也不乏先例,如2013年底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曾联合下发通知,对本省客运班车给予50%的通行费优惠。2014年9月,发展改革委向河北省政府发出执法建议函,建议其责令改正相关行为。

  李青表示,根据中央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制度的建议,已经上报国务院。根据这项制度,今后政府出台的各种产业、投资政策,都要以不破坏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为前提。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强化竞争政策,有利于激发市场的内在活力。比如,一些地方提供的土地、财税优惠政策,使“僵尸企业”迟迟不退出市场,影响了“去产能”的进度。为部分竞争性企业提供补贴,也使得企业将过多精力放在争夺政府资源上,失去创新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说,在上海张江建立研究咨询中心,可以通过国家与地方、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和掌握经济前沿的动态和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国家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条例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