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基本工资调标 不能让基层干部“背黑锅”

发布时间:2016-01-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中国新闻网1月22日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本是值得很多人高兴的事。对于机关事业人员而言工资涨了,收入增加了该高兴;对其非收益者而言,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本的调整,能够拉动全社会群体的工资增长以及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理应高兴。事实却相反,每次政府发布涨工资信息,无论是受益者,还是非受益者网上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在抱怨不满,甚至是谩骂。
非受益者因为自己辛劳工作工资未见增加,甚至有部分群体因经济下滑影响工资收入,甚至失业,看见机关事业单位又要涨工资了难免有些不满情绪,在网上发表不满言论;加之近些年曝光的“苍蝇”“老虎”,甚至是“村官”已养成“索鼠”,让部分群众误以为,机关事业干部都是贪官污吏,工作不认真干,反倒是涨工资积极;还有群众认为在腐败没有得到真正遏止的当下,盲目的涨工资,是对普通群众的不公平,更是养虎为患。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作为利益的获得者,也在网上发布不满言论,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吃着奶,还骂娘”“得了便宜,还不卖乖”。但细细想来,部分机关事业干部会抱怨、会不满,有一定的道理。听说涨工资肯定内心是很高兴的,就拿去年国务院全国性的调整工资而言,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对机关工作人员而言的确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轮到最后的事实则是大多数基层人员、偏远地区工作者所涨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和领导干部。如此涨工资,让大多数基层干部,偏远干部背了涨工资的“黑锅”,挨了网友的骂,社会的讽刺,却没有得到涨工资带来的实惠,自然会心存不满。曾有同事抱怨到“说的涨工资,扣除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和原来持平,老婆还天天唠叨你们不是涨了300元的工资嘛!怎么工资卡还是2586.7元呀?”
每次涨工资给社会的都是一笔糊涂账,是让受益者和非受益者不满的主要原因。人均涨了多少、有多少人收益,这两个数据是政府公开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但事实社会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级别的群体涨了多少工资?山区、偏远地区涨了多少?城区又涨了多少?这些往往被新闻媒体忽略掉,事实上占大多数的普通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增调的幅度较小,偏远贫困地区因地方财政难以支撑,虽有文件说涨工资,但财政拿不出钱,也就暂缓。最后则是有人问“你们不是涨工资了吗?”答曰:“我们是被平均化的那部分”,已成为基层的笑话。
调整基本工资不妨更加阳光点,以免社会公众猜疑,引发不满。机关事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本应该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涨工资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涨了多少更应该公开透明。在公布涨工资的同时,公布科员级别涨多少,科级干部涨多少,县处级干部又涨多少,基层山区、牧区又涨多少。如此等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又有何妨?
此外,将涨工资的对象侧重于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和基层干部,让涨工资的金额呈现“正三角”而非“倒三角”。涨工资不能让基层干部和偏远落后地区的干部“背黑锅”,成为少部分人或某些地区的特殊福利。
作者:木木
由头网址: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1-22/7727249.s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