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动真较硬破解“神童干部”伪命题

发布时间:2016-01-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有的为了争取提拔或延长任期篡改年龄,出现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神童干部”;有的拔高学历,挤进干部选任提拔的候选队伍;还有伪造身份者,通过借调、交流等方式进入政府机关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公务员。(1月20日新华网)
近年来,档案造假诸见报端,公众对十三、四岁便参加工作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而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档案造假,一方面在于档案关系着仕途的升迁,另一方面在于档案管理落后,不被重视,给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再者就是违法成本低,致使“神童干部”层出不穷。
令笔者不解的是,干部花那么多心思在自己档案上,还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如何为民排忧解难吗?且档案造假的初衷是为了加官进爵,让权力攥得更久,根本就不是想为人民服务。就算借着假档案升迁了,一个对自己都不能忠实的人,又如何能忠实于组织、忠实于事业、忠实于群众?如何能一门心思为民谋福祉,为国谋发展?
“神童干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干部档案造假,不能只是“一笑而过”,要敢于向那些造假干部“亮剑”,做到追责有深度、广度,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追究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惩治要有力度,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对管理审核不严、违反规定、故意隐瞒事实等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完善档案整理、材料收集、信息认定等制度,淘汰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积极推进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

“神童干部”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档案造得再好,也不过是虚的。党员干部只有真才实干,拿出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才不会有飘飘然的感觉!(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