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车改,行百里者半九十
发布时间:2016-01-0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2014年7月,公车改革全面启动。按照要求,2014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根据该时间表,目前地方车改应该已经完成,而实际情况如何?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很大差异,推行起来相对较复杂。记者调查梳理发现,临近2015年岁末时,多省份加大车改推进力度,力争在新年前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在2016年彻底完成此轮公车改革。(1月3日《新京报》)
公车改革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一项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央之所以下定决心开展一次彻底的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因为多年来公务用车费用高,给各级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公车私用现象严重;部分机关超编制超标准配车问题屡禁不止。公车改革,改的是领导干部用车陋习,改的是公车私用乱象,让公务车辆回归其公务本职,使机关干部用车不该用的绝不乱用。
随着省级车改大幕渐落,车改向市县、乡镇等基层推进,已然摆上了日程。然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地方车改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地方车改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车改本身的成败与否,也关系到能否降低行政成本。车改时限已至,尽早完成地方车改,着实需要临门一脚。
笔者发现公车改革在大城市比较容易进行,一是因为大城市公共交通比较发达,出行方便;二是大机关配车数量相对有限,大多数公务人员没有使用公车。而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公车改革的难度相对要更大一些,尤其是一些偏远乡镇,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出行方式比较单一,如果彻底取消公车,势必对开展工作情况造成影响。而且在一些基层单位,公车也成了某些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工具,一些领导干部将公车完全看成了私人物品,不但上下班需公车接送,有时还让公车为其办理私人事务。除此之外,地方公车改革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专车的享用者,因此,地方公车改革推行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基层单位公车改革仍需攻坚克难。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车改大限已至,推进进度如何,效果如何,着实考验着各地车改的态度和智慧。因此,不管是从制度建设,堵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漏洞,还是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都需要“刀刀见血”的勇气,更需要“招招健身”的智慧。既要降低行政成本,还要切实提升办事效率,恐怕还需要监督这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时刻全方位地加强监督问责才行。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