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短信“跑官”不是一场独角戏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2月11日电 据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12月11日9时15分,瓯海召开区委常委会,决定免去冯伟瓯海区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职务,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据此前报道,12月10日下午,温州一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瓯海疑似“跑官”短信意外曝光》的信息,瓯海区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调查核实。(12月11日人民网)
  一度时期,“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被视为官场潜规则,导致选人用人乱象丛生,被公众广为病垢。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和选人用人制度不断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生态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渐成气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却还曝出“跑官”短信,真是令人脑洞大开。
报道中,这位纪检组长发短信的目的非常明确:“这次纪委要下派,我不想下派”、“ 程XX副局长马上退居二线,我想趁这个机会转岗位XX局副局长”。按理说,自己不想被下派和毛遂自荐这样的诉求也不算太过分,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程序向组织提出,只要合理合规组织也可能会充分考虑。可接下来的事情却发生了逆转:不找组织找领导,给领导编发“跑官”短信。这就不难看出,短信“跑官”的背后除了“跑官”者无视纪律、不懂规矩,想走升官“捷径”之外,虽然不能断言短信“跑官”能够实现,但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地有权管理者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一言堂”问题。不难想象,如果选人用人民主决策、领导个人不能“一锤定音”,更或没有跑官“成功”的先例诱惑,恐怕谁也不会发短信“跑官”惹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深层次看,不管这则“跑官”短信是纯属意外的泄露也好,还是好事者的有意为之也罢,在这个个案的背后,一个严肃的话题再次已然摆在了公众的面前:那就是选人用人歪风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官场陋习树倒根在。所以,对于这件事免职远远不够,还当顺藤摸瓜,深挖细查才有震慑,以儆效尤。
其实,为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央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不仅纳入了巡视的内容,作为正风肃纪的重点,而且修订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度保障和监督问责众所周知。一些残存的歪风仍旧屡禁不止,警示这项工作远远不能划上句号,还需驰而不息、猛药治理才行。一来要强化选人用人制度落实情况的常态化检查,不给投机取巧者可乘之机,以刚性的制度实践匡正错误认识;二来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制约决策者个人因素,扩大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让选人用人也在阳光下运行;三要严肃执纪问责,对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让“跑官”、“送官”者都不再为官。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