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多个城市陆续撤县设区 中国或进入无县时代

发布时间:2015-11-20      来源: 一财网[微博]    点击:

为历史。

北京并不是第一个实现“无县”的大都市。中部唯一的副省级省会武汉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无县化”,目前武汉共辖有13个区;2013年2月,南京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批,溧水县、高淳县撤县设区,南京由原11区2县,精简为11区,南京从此结束“县域时代”。

2014年2月,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批,撤销县级从化市、增城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撤销广州市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改区之后,广州下辖11个区,进入到“无县”时代。

深圳和厦门这两个副省级城市设立特区时只带有一个县,所以也早就实现“无县化”。

在珠三角,同为经济特区的珠海管辖的唯一一个县斗门县在本世纪初撤县设区;佛山在2002年时,辖内的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撤县设区。再加上1988年由县升格为地级市的东莞和中山实行市直管镇的制度,因此珠三角最发达的六个地市已无“县域”。这也是近年来在百强县的排名中,广东几无入围的原因所在。

此外,一些大城市尽管仍管辖有县,但也已接近“无县”状态。例如,天津今年7月区划调整后,撤销天津市宁河县、静海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静海区,调整后,天津市的行政区划将由13区、3县的格局,变为15区、1县的格局,仅剩蓟县尚未改区。上海目前管辖15区1县(近日静安区和闸北区合并为新静安区),唯一的县是崇明。

是否改区不应一刀切

在1997年县改市被基本“冻结”(少数几个例子都是在西部沿边省份)之后,县改区却方兴未艾,目前全国中心大都市已基本将周围的县(市)改为区。一些普通地级市也将周围的县市撤县改区,比如今年以来就有盐城、秦皇岛等地下辖的县市撤县设区。

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年的787个增至2014年的897个,县级市则从400个下降到361个。一些百强县诸如著名的顺德市、锡山市、吴江市、增城市等相继变为市辖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大城市发展到目前阶段,越来越受发展空间限制,具有对外扩张的客观要求。通过区划的调整,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县和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规划权和建设权,改成区后,把规划权和建设权上收,有利于大城市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统一规划。”

不过,是否改区还应该因地而异。一般来说,县主要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而区则按照城市化管理,契合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在这方面,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等二线大城市,本身市中心的力量比较大,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扩散力,周围的县改区之后,发展远远大于县域自我发展的利益。

以北京为例,过去很多郊县变为区后,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比如1997年通县改为通州区,2003年八通线通车,通州成为最早通地铁的郊区县。1999年昌平“撤县设区”,2007年地铁13号线通至昌平回龙观、霍营。改成区之后,中心大城市享有的一些公共服务也能延伸到郊县。

此外,设区后的郊区县其他产业也发展比较快,目前,北京城区很多大学在昌平设有新校址,大兴区将借助新机场,发展航空产业。通州也正在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增加行政中心功能。

但对于广大三四线城市来说,如果主城区太弱,对周围辐射能力不够大,这样的城市还处于一个集中化阶段,还要吸收邻近地区的要素,尤其是如果县和地级市离得很远,市带动力量不大,改成区对当地反而不利。

“普通地级市把县改成区后,可以吸收周围的资源,促进中心城市、地级市的发展,但这可能会减弱一定时期内相关县域地区的发展。”牛凤瑞说。

这是因为,县一般来说是一级行政机构,财权、人权相对独立,改成区后,它的行政自主权、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城发展的规划、社会管理权限都要上升到地级市去,这样非但得不到来自中心城市的辐射,反而削弱了自身的发展动力。因而对一些普通地级市来说,将辖内的县市改为区,往往要遇到重重阻力。

比如2005年,湖北地级市黄石计划将辖内最强的县级市大冶改为区,遭到大冶上下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作罢。2013年5月,浙江湖州市下辖的长兴“撤县设区”的动议因为引起当地各界的广泛反弹而作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税根说,长兴经济发展比湖州还好,同时湖州的辐射能力也不强。类似一些中型城市的声誉、影响力、带动作用可能还没有下面的县市强,改成区后,对下面郊县的干部及地方利益损失会比较大。对这些地方来说,他们更喜欢的是县改市或省直管县,而非县改区。

即便是像经济实力还不错的佛山,在2002年辖内的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改区后,也屡陷入“小马拉大车”的质疑音中。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就认为,在改区之前,顺德一直是全国领先地,但后来就不如昆山、江阴等地了。

2011年初,在改区9年后,广东省确定顺德区为省直管县试点,对顺德区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的行政执法权限,并将接受广东省的直接考核,分数单列。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