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衙门缘何不冷反倒日益升温 ——论《起底温州人防系统受贿、滥
发布时间:2015-11-0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在和平时期,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并不为普通群众所熟知。然而,在温州,正是这个不受人关注的“冷衙门”,出现了从市一级到县一级的系列受贿、滥用职权案。涉案人员利用职权,违法办事,想尽办法受贿;检察机关“一查就是一窝,一查就是一串”,令人瞠目结舌·····。(《
起底温州人防系统受贿、滥用职权案》 新华社杭州11月1日)
温州窝案的发现,要感谢纪检办案人员并不仅限就事论事,而是扩展了调查面,及时将新反馈的冷衙门贪腐曝光,作风问题严肃对待,这才拔草牵藤,拉出来一个冷衙门的窝案,串案。权力不大、资金不多,每天茶加报纸年终做个总结的单位,简言之不在民众重点关注的财政、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范围内,统称“冷衙门”或是“清水衙门”,一方面代指其无权无事,没有可以贪腐的资金和权力,是群众关注的贪腐盲区,另一方面代指在这些衙门里的人员总是被人认为一日三点的工作线,不会出现大的个人问题和作风问题。
冷衙门贪腐为何难发现,一是冷衙门不受重视,其监督管理往往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监管重心偏向了热点的财政、国土,反而让冷衙门成了硕鼠滋生的地方,不易查出的保护色,其专项资金,特定权力成了某些人谋私利的工具;自2004年4月起,时任温州市人防办工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的姜建平,审核该市瓯海区“山水居社区”项目时,就开始了人防权力的滥用,导致国家对该项目应缴而至今未缴的人防易地建设费超过1100万元欠收;二是冷衙门监管体系没有落实,在大部分的冷衙门只有专项的任务、权利和资金,只要账目平、资金记录到位、工作总结出来,监管就放过这些冷衙门。内部腐朽由质变转为量变跨越贪腐的法律红线。以温州为例,2009年至2014年间,吴坚正担任温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温州市民防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浙江正高人防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人防设备企业、房地产公司、设计单位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现金70多万元,以及树化石、仕女图等财物,以及其他收受空股等,吴坚正涉嫌受贿一案已在瓯海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将择期宣判。
抓出来的冷衙门典型,让更多贪腐的硕鼠隐藏并且删毁记录掩盖事实,如何防止贪腐隐藏更深,一是继续公示反贪成效,用警醒震慑和公告,使侥幸的人认识错误,交代错误,打开及时上交的这扇门;二是履行好纪检监督措施及时挽救濒临犯罪边缘的党员干部,悬崖勒马总比亡羊补牢要好,一个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和一个犯罪的党员干部,两者受处分和影响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纪检监督的作用需要我们落实到位,具体到人;三是将反腐和工作相结合,一边重拳打击,一边循循善诱,在工作中保持警示和教育的相通性。
作者:廖丁
联系电话:
1345843239
邮箱:
liaoxiaohand@163.com
单位:四川绵阳三台乡镇政府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