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以用权 敢于担当

发布时间:2015-10-2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和敢于担当。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严以用权,更要敢于担当。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了严以用权,关键要看他如何对待权力、怎样使用权力和有无敢于担当的精神,能否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加速转型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时下,我们面临的各种挑战越来越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来越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干事创业,严以用权。应当肯定,目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肩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笫一线,在投身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率先垂范、勇于负责;在大事大非面前于担当、身体力行,为稳增长、调结构、深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人民称颂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但是,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领导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权欲思想严重,没权时想要权,掌了权乱用权,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势。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手握重权却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没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不谋事也不干事;甚至只想捞好处、不想干实事,企望当“太平官”过日子;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勇于担当,干事创业,清白做人,却一味地感叹“为官不易”、“ 为政之难”,不敢担当、怕担责任,遇到问题绕着走,工作不负责任,懒作为、慢作为或不作为,表面上看似没有以权谋私,但实质上是不珍惜手中的权力、善待手中的权力、用好手中的权力,不愿担当、不敢负责的表现。
 
俗话说:权力是把“双刃剑” ,有权必有责。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责任。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就是担当。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紧密相连、有机统一。不能只担责任没有权力,更不能只要权力不担责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和担当精神,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敢涉“险滩”、 敢啃“硬骨头”, 带头攻坚克难,勇于担当责任,成了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和一面镜子。目前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社会职务,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权力让人向往,权力又容易使人迷失。联想到近年来因腐败问题落马的“官员”,无一不是专权独断、贪欲腐化所致。说穿了就是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从而把“公权” 变成了“私权”,未能尽到“为民务实清廉”的责任,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害了自己、害了组织、害了别人。其教训是十分深刻和令人警醒的!
 
实际上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严以用权和敢于担当的问题。他反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要有担当意识,敢于担当、能够担当,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在大事大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这对于新形势下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下,我国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面临各种社会关系利益重新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把手中的权力作为庄严的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担当意识、提高担当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干事创业的的激情,更要有坚守责任与勇于担当的的精神气概,要敢闯敢试、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不当“太平官”,不怕得罪人,不怕惹事,不畏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整治精神萎靡不谋事、缺乏担当不干事、得过且过应付事、依赖公车慢干事等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应付差事,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努力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榜样,珍惜手中的权力,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敬畏法律,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坚持权为民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好地为人民当好家、掌好权、用好权。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