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预算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发布时间:2015-10-1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天河区的街道出现了多个“天价”采购预算。其中,天河南街道的政府采购预算表显示,该街道计划购买27个U盘(含移动硬盘),共需花费2.7万元,即平均每个U盘要1000元。 (10月12日《新快报》)
对于一般人而言,一个U盘政府采购预算单价1000元,确实显得很高,比较几十上百元一个说是“天价”也实不为过。但话又说回来,这不过是一个预算,最终的预算执行情况不得而知,而且这样的价格也并非就骇人听闻。
众所周知,决定U盘价格高低的关键参数是存储的容量,容量小价格就低,容量大价格就高。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体店,作为普通用户使用的U盘,价格并不高。而大容量的U盘,价格上千元的比比皆是,更有几千元一个的。现在,政府部门办公无纸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公务处理信息需要电子存储,其存储量自然较大,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存储。由此预算千元一个的U盘,也在情理之中。
透过现象看,这个政府采购预算真正不通情理的,并非仅仅是价格高,而是预算资料显示的信息量太少。由于信息不全面,公众莫名其妙,自然会产生对腐败的担忧,更或出现一边倒的舆论氛围。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政府公开的诸多事例中,并不鲜见。
由此可见,作为政府预算事项,不光是做“表面”文章了事,还需十分注重细节,改进预算资料必不可少。这一方面要充实政府预算的内容,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停留在“表格”上,尽量做到一目了然,突出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同时公开预算编制说明,把预算的来龙去脉公布给社会,置预算的合法性、合理性于阳光下,接受监督,进而争取公众理解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误解。相信只要政府公开信息更接地气,符合公众正常的思维和习惯,不仅效果更好,而且误会更少。值得重视。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