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指标不是公务员网购消费的借口
发布时间:2015-10-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近日,扶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文通知机关人员在淘宝上消费1000元,以配合阿里巴巴公司完成相应的营销数据。此事在网络上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9月 28日,该县人大办一名负责人称,在刊发公文时没有严谨把关,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政府并没有强制机关人员淘宝消费,发文本意是想让机关人员给农村群众带头,体验网上购物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倡议”不是破解农村淘宝运营的方法,错误的方法下是走偏的官念,是长期形成的“政绩恶果”,当“推诿”走不动的时候更该想想的是错误的方法背后是责任的缺失,是“三严三实”的短板,给这些“假官员”真补钙才能去去他们身上的污垢,净化他们的心灵思想。
从“强制”到“倡议”的变化,可能只让相关部门认为是方法用错了,不该这么“露骨”的,但是这真的是方法错了?希望众人产于的“刷单”不就是为了一个“开门红”?因为“开门红”了面子有了,政绩自然也能从“刷单成绩”中体现出来,这是权力下的“假成绩”怎能是方法错了就可以揭过去的?
现实中很多问题往往正在于此:高度重视没有错,重视方法易出错。具体来说,有关部门歪曲了“大活动”的真实动机。从爆料来看,“行政倡买”旨在助推完成某某业绩目标。当然对企业来说,业绩目标是很常见的指标,业务部门当围绕此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把更多的农土产品销售出去,让农民朋友也更容易从外界购物。但“刷单”式的政府倡议方式,不仅不会对农民产生长久化的益处,更容易造成合作企业对市场行情的错误判断,影响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形象。
发展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农村淘宝”等电商业务势在必行,但不能用文件通知等行政手段强制大家消费。
“行政倡买”背后本质,则仍是老生常谈的政绩观问题。政绩可谓是地方官员在其位谋其政的直接体现。不管是千篇一律的GDP数字,还是换着花样的年终总结,某些官员总想让政绩更突出一些。于此事而言,不管“大活动”究竟对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只要销售业绩好,哪怕是揠苗助长的结果,都算一种政绩。被此等歪曲政绩观冲昏了头,也就不难理解“行政倡买”了。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