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反思公共政策推行之怪现状

发布时间:2015-09-3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网络上“宁可吃罚单 也不愿交停车费”的奇怪现象引来热议,这却是南京市推行新的停车政策的真实写照。“违停一次50块,贴单一次也才100块,沿街停一天就得200多块,这不是鼓励大家违章停车吗?”南京车主李女士说,作为住在核心区的居民,停车费上涨将大幅增加她的出行成本,个别情况下她宁愿吃罚单,也不愿交停车费。 
本来此举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却换来民众的“不买账”,甚至愿意反其道而行之,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这不禁让人想到前段时间引起轰动的安庆殡葬改革事件,推行殡葬改革却触动了部分老人的生命底线,这些生搬硬套的政策,缺乏科学的调研 ,不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底线,如果这样的政策能顺顺利利地推行,反而才奇了怪。
不得不承认,这些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推行的过程频频受阻,引人深思。 
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而社会矛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某种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比如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引起老百姓购买能力的提升,私人汽车不再是奢侈之物,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而大城市人口集中也就意味着汽车相对集中且停泊面积狭小,车多地少便是必然之势,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具备居安思危的心理准备,要有预见能力,高瞻远瞩,采用及早宣传和发展公共交通、在规划城市建设中预留停泊用地等举措,即使不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也能在矛盾凸显的现在更加从容,减少政策执行阻力。 
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勿忘初心。许多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其实根本不了解问题的实质,常常“一刀切”,以偏概全,收取高额停车费只看到了车多地少的现状,却忽视了占道划位、乱收费、违规驾驶等交通乱象。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将建设服务型政府摆在首位,构建一个交通畅通的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开展充分的调研、考察,充分了解问题实质,开展民众听证会等,让各界人士参与其中,真正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以这样的方式产生出来的政策,必定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政策的推行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涵盖了传播、执行、控制、评价等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之中,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改正政策缺陷,缓解推行的矛盾,撇开急于求成,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真正确保政策推行的目的落到实处,减少政策推行怪现状的产生。 
    作者:季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