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走基层“接地气”方能服好务

发布时间:2015-09-2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在茫茫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马背法庭”因其独特一面,成为当地牧民解决纠纷的“最佳倾诉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在中国审判机构领域颇为独特的“新生事物”实际上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该巡回法庭2005年4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庭”,2014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高院授予全区法院系统“集体一等功”光荣称号。近三十多年来,牧区巡回法庭共受理案件4200多起,其中以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数占90%左右,案件调撤率在85%以上。(9月28日《中国新闻网》)
 
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呼吸新鲜空气,也不是聚集人气和扩大自身影响力,而是要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同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马背法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构建走基层“接地气”全覆盖格局,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和学习。
当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社意,不愿意倾听普通群众的心声、不愿意直面他们真实的生活现状和现实的疾苦。究其原因,一是个别党员干部认为基层属于偏远地带,走基层自然是舟车劳顿,有时烈日炎炎、有时严寒风霜,自己吃不消也受不了,与其来回颠簸劳累,倒不如在办公室自在安然;二是个别党员干部心理上还很纠结,认为基层问题多、解决难,弄不好自己会下不了台阶非常尴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自己也落得个清闲;三是个别党员干部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很发达,只要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手机等媒体就能做到“不出办公楼,尽知天下事”,用不着费时费力走基层进行研究。这实际上是片面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资讯多么发达都代替不了自己在现场用眼睛看、耳朵听、头脑想。也就是说,文字图片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其结果是,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愈来愈疏远、愈来愈生硬、愈来愈隔阂,干部所思,群众无法理解,群众所想,干部无法切身体会,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了一句空洞乏力的口头喊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调查研究是掌握实际情况、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前提,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没有调查走访,深入基层,就没有发言权,也做不好工作。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给新时期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做了明确的导向。
“马背法庭”的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告诉我们,多闻“泥土香”、“接地气”才有利于更好的为群众“真服务”,才能最终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塞问题,才能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了解民情社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才能使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掷地有声。
 
通  联:四川省三台县协和乡人民政府
联系人: 左佳佳
电  话:13890171227
邮  箱:252665901@qq.com
2015年9月28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