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组团公款旅游竟无一人制止

发布时间:2015-09-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天发文通报北京市怀柔区纪检干部组团公款旅游被查处在地图中查看。(2015年9月28日,人民网)
 
国家三令五申警告公职人员切莫公款旅游,但这个问题从来都久治不愈,隔三差五就被通报批评之人不胜枚举,一次次违规违纪的公款旅游都令民众哗然。
 
令笔者诧异的是,五次公款旅游,一次由区纪委常委带头,其余四次区纪委副书记带头,每次平均人数达9人以上,但却无一人站出来制止。
 
笔者认为,之所以无人制止主要居于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旅游团中有纪委领导,平时习惯了听从其指挥的“下属”,对公款旅游当然也奉为“圣旨”,言听计从,即使有对公款旅游有持反对意见的声音,也不得不被一片支持声所淹没。
 
二是受不正之风影响,心理失衡,产生效仿心理。表面上看有的人对公款旅游深恶痛绝,但实际上看到他人天南海北、潇潇洒洒,内心却由衷地羡慕,当面对赤裸裸的诱惑时,及时行乐的效仿心理也在所难免。
 
三是“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虽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但“三人一伙,五人一团”外出公款旅游,既使调查处理,也因涉及人员多,责任分散而不好追究,使违规违纪的干部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何况有纪委领导在的9人公款旅游团,责任更不好分配,就算追究下来,也有领导在上头撑着。
 
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严制度、抓落实、勤督查、重惩罚”,将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违规违纪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