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与国企现代化非对立关系
发布时间:2015-09-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此,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接受采访,就《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9月21日人民网)
为什么要在国企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国企的领导是否与国企现代化相矛盾、相对立?
解答这些疑问,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什么是国企现代化?为什么要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现代化?众所周知,国企,乃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企的行为,通过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在国民经济和调节国家经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国企业的现代化针对的是历计划经济时代而产生的国企经营管理体制而言,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制度和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实际情况,摸索出中国特色的国企现代化路子,以能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发展壮大,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扩张国企利益。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外资、外企的引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日益成熟,国企摆脱了一家独大、缺乏有力竞争的市场环境,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面临的发展瓶颈也在增加,需要拓展的利益也在不断延伸。毕竟,国企代表的是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果固守本土,就必然是井底这蛙,势必坐以待毙,难成气候。要悍卫和拓展国家利益,国企是无可置疑的主力军,必须勇敢的“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但以目前国企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制度,与西方成功的企业在竞争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唯一的优势不在管理制度的先进,而是每一家国企都有党组织的绝对领导。这意味着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国企背后有着比西方公司强大得无数倍的力量支持。
一些人质疑党的领导与国企现代化是否矛盾,其实是搞不清两者的关系。事实上,坚持党的领导是强化国企属性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具体而方,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种建立在现代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与董事会、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与市场化选聘、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并非对立关系。相反,两者可以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党管干部突出的是政治性、原则性、忠诚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突出的是竞争性、公正性、效率原则。本质性,两者高度契合,通过党管干部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将有效拓宽国企选人用人视野、有效融入市场化竞争环境、激发内部经营管理活力。
作者: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