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官方专车为何如此霸道

发布时间:2015-09-1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9月16日上午,“首汽约车”APP正式上线。与现有专车多使用租赁车或私家车不同,该平台提供的预约车辆均为政府许可的出租营运车辆,且全部挂有京B出租车牌照,驾驶员持有从业许可证,也被称为“官方专车”。据悉,这些车辆均为中高端轿车,车辆起步价和每公里收费均高于出租车。未来,北京出租车将分为“花色”巡游出租车和中高端网络预约出租车。(9月17日《京华时报》)
“滴滴打车”生的有点伟大,死的却不是怎么的光荣。“滴滴打车”的死去不是因为受众不接受,而是因为政策不允许。而实际上北京推出的“官方专车”就是“滴滴打车”的新版而已。不同的是“滴滴打车”是民间的,“官方专车”是官方的。这样一来,就很难不让百姓怀疑当初有关部门义愤填膺的取消“滴滴打车”的真实意图了。一如很多网友看到这则新闻的感受一样:难不成斩杀“滴滴打车”就是为了给“官方专车”腾挪场地?
   这样看来,当初取消“滴滴打车”就很难摆脱利益保卫战的嫌疑。 取消“滴滴打车”的时候,有关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不符合市场规律,违反法律规定,影响市场秩序。从这几个角度说,也有着这样的问题。但是,“官方专车”和“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其实是一样的,为什么“滴滴打车”就不符合这,不符合那,而“官方专车”就什么都符合了?这也难怪网友质疑这是新版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电灯了。
关于“滴滴打车”,我们现在需要理清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滴滴打车”是不是百姓欢迎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需要回应。由于“滴滴打车”的模式是三赢的,不仅驾驶员有钱赚,不仅老百姓能省钱,而且组织方也有利益获得。有钱赚,还赚的高兴,百姓还省钱,这样的运营模式也就是没有问题的了。
其二,“滴滴打车”是不是安全有序的?其实这并不影响乘客的安全,叫车、坐车,出行线路都是电脑记录的,也就可以确保安全。既然是安全的,既然是有序的,既然还是市场化的,“滴滴打车”也就应该有存在的理由。
至于说“滴滴打车”不符合法律规定,这个问题更好解决了。法律是人制定的,只要人们愿意接受“滴滴打车”,我们只需要让法律变革,让“滴滴打车”符合法律规定就行了。
笔者不反对“官方专车”。问题是,当初“滴滴打车”出现的时候,其实是几家公司同时进行的,这里面有竞争的美好。而如今“官方专车”则是垄断性质的,垄断之下,也就有了“高于普通出租”的尴尬。“滴滴打车”的“低于普通出租”为何到了“官方专车”这里就变了味道?这说明垄断之下难言市场。
 既然“官方专车”可以存在,从理论上说“滴滴打车”也应该能存在。我们何不给“滴滴打车”和“官方专车”一次竞争机会?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